神州聽雨:誰比誰更可悲?

近來,河南報業有兩單事情頗引人注目:一件是前段的《南陽日報》原總編輯賣頭條被提起公訴;另一件事發生在一日,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前往《東方今報》考察,令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該報第二天居然用了九個版的篇幅報道此事。

兩件事都屬鳳毛麟角,罕見得很,有聽說記者採訪拿紅包的,沒聽說總編賣頭條的。據說,身為南陽日報社前社長和總編的葛宏,十年間涉嫌賣頭條八十四次,涉案金額十二點一萬元。有趣的是,出資買頭條的三十一人,居然無一人出庭作證,葛宏本人則對此表示「不記得」。如此,這起公訴就變得滑稽起來。

事實是,作為地方黨報,《南陽日報》生存困難,採編人員不得不經常邊跑新聞邊拉廣告。創收之後,就會有提成,正是有人覺得提成不公,憤而上告,才有了葛總編成為被告的現在。是是非非當中,折射出中共對旗下報業管理的窘境:既要給黨當槍使,卻又不給「子彈」,逼得各家報社不得不進行市場化運作,弄點錢來維持生存。

有了這件事,《東方今報》以前無古人的篇幅報道盧展工考察就好理解了。《東方今報》當然是在舔菊拍馬屁,而且馬屁拍得山響,拍得所有局外人看着都有點擔心。盧展工在省委書記中算是幹員能吏,有望十八大後再上台階,但《東方今報》如此超規格的報道,卻極可能起着捧殺的作用。政治局常委級人物到地方考察,最多也就是兩個版的報道篇幅,何以盧展工一個省委書記,居然就可佔據九個版?

《東方今報》如此抱盧展工的粗腿,一圖社長總編能有個好前程;二圖借助書記大人為報社做一次免費廣告,擴大影響;三圖盧展工大筆一揮,隨便從指間漏點資金,或給點政策支持,報社就能變得財雄勢大。說到底,內地報業所以如此摧眉折腰事權貴,為的就是一個錢字。

新聞集團眼下被竊聽事件弄得焦頭爛額,內地宣傳部門好不容易逮着個機會,兩眼冒光,正大張旗鼓組織力量猛批西方輿論自由如何虛偽。但反觀下自己,無論賣頭條,還是舔菊拍馬屁,不是更可悲嗎?

尤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