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宏調成中共權鬥新焦點

北京決策當局關於通脹形勢的判斷已出現分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常務副總理李克強、王岐山在對外表態時各唱各的調,顯示國務院政出多門,並非鐵板一塊。

溫家寶日前在出訪歐洲期間公開表示,中國成功控制通脹,物價將持續下滑。相比溫家寶的樂觀態度,李克強顯得比較悲觀,他在溫發表通脹可控論觀點之前一天表示,抑制通脹是中國宏調的首要任務,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通脹蔓延,使全球經濟增長承受壓力。而分管金融的副總理王岐山更悲觀,直言年初預定的保增長、抗通脹、調結構三重目標已難以兼顧。

形勢判斷 完全相反

決策層有人樂觀、有人悲觀,這顯示出當局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已是南轅北轍。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各人在政壇所處地位以及個人考慮不一樣。溫家寶的十年總理任期即將結束,希望有個漂亮的執政成績單好留名青史,故主張經濟以「放」為主,所以不斷高唱讚歌。至於李克強、王岐山,不僅要顧及眼前的經濟形勢,更要前瞻未來十年,畢竟他們是中共第五代接班人,還要繼續擔任中國經濟的領頭人,他們不願意在一年之後接手的中國經濟是一個爛攤子,如果通脹無法受控,這筆爛帳算在他們身上,將被全國痛罵。李、王寧願當前過緊日子,也不願將禍害留到下一屆,因此力主對當前經濟以「控」為主,將問題與困難想得多一些。

當前的經濟形勢已成為中共十八大政治角力的焦點,內地一些左派知名學者公開聲稱,過去兩屆政府幾乎一事無成,宏調政策朝令夕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金融政策誤判形勢,人民幣升值時機不對,通脹節節攀升;民生問題光打雷不下雨,全民醫保、保障房建設毫無章法。這些學者公開發難,很明顯是為清算過去十年的政策積弊做輿論準備。他們若沒有強硬的後台支持,是不可能如此有恃無恐。

爭權奪利 互出口術

經濟問題政治化,在中共的權鬥史上早有先例,上世紀八十年代,趙紫陽當總理時便公開指摘過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胡亂插手」,使之成為胡耀邦下台的一條罪狀。之後,趙紫陽主導價格闖關改革,引發全國性通貨膨脹,亦受到黨內同僚的指摘。

如今歷史重演,負責經濟的國務院官員紛紛出口術,或明哲保身,或卸責於人。這些隱藏在口水戰背後的政治鬥爭,或許直到中共十八大座次排定之後,才能徹底平息。大家都在爭權奪利,如此一來,又有誰會真正靜下心來搞經濟呢?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