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刀集:有難同當

金融海嘯之後,據說公眾對保險業出現信任危機,於是保險行業便倡議設立保單保障基金,意思是遇有保險公司倒閉,投保人的保金也能得到一定保障。好比旅遊業,團友交付團費後,旅行社卻惡性倒閉,旅遊業便有個基金善後。

至於基金從何而來,說是由保險公司於每份保單中按比率注入;可羊毛出自羊身上,最終怎不由投保人承擔。說來諷刺,別人找上保險業本是以防萬一,但保險業告訴別人,他們也是隨時有個萬一的!即是投保人為自身買個保險,結果還要幫受保的保險公司多買個倒閉險!

有難同當,六、七十年代沒甚麼社會保障,生活中遇上突發困難,老百姓如要自保,除了向親朋好友賒借,最常見的方法便是標一份會,渡過難關。這份會便像一個保障基金,會頭通常由有公信力的街坊擔當,幾十會仔每月供會,遇誰有急需,便等於向這幾十會仔供出來的基金借貸;標會,在當時便有保險意義。但後來立壞心眼的會頭漸多,不是虧空會款,便是捲款潛逃。

買保險白紙黑字,看來較有保障。不過,保險業舖租、薪金、廣告費,營運成本一籮筐,光看便知保險理賠的成本效益不會比舊時標會來得強。最要命的是,就算這保險公司不倒閉,也不捲款落跑,卻是眾人皆曰可賠的案例,它根據那白紙黑字的條文,便來個抵死不賠。現今保險業之讓人失卻信任,便是只看自家是金融業的一部分,卻早已失去那份有難同當的同理心!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