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兩岸都頭痛核廢料

日本核災難引發台海兩岸都在檢討核政策,其中北京決定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暫停審批新的核電專案。台灣的檢討由於夾雜大選因素,因而走向政治化,難有客觀中肯的評估。不過,《華爾街日報》報道,全球有十四座高風險的核電廠,其中台灣營運和興建中的四座都上榜,着實震動全島。

這篇報道指出,台灣核電廠全蓋在地震斷層帶上。台灣原子能委員會則反駁,指該報道未標示出斷層帶位置,「準確度讓人懷疑」。經營這些核電站的台電公司表示,已委託學術單位重新調查核電廠附近的斷層帶,然後做防震補強工程。

不過,兩岸最急迫要處理的是核廢料問題。台灣總統馬英九因為要爭取連任,最怕被人抓住「外省人」的軟肋,所以對大陸的相關事宜能避則避。但是,他也積極推動兩岸在核能方面的合作。說白了,就是要把台灣的核廢料運到大陸去處理。然而,大陸自己的核廢料場也還沒有真正解決。

全盤引進第三代技術

在日本大地震前不久通過的中國「十二五」規劃,中國的核電產業發展雄心勃勃,計劃到二○二○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提高到八千萬千瓦。目前,中國大陸有六座核電站的十三台機組正在運行,加上十二座在建核電站和二十四座籌建核電站,如按期建成運行,中國將有超過一百四十台核電機組運行;以反應堆計,即十年增加近十倍。

中國大陸發展核電之路,原計劃是走「引進加國產化」為主的路線,二○○○年之後改為「全盤引進」,理由是當時中國已經掌握的第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落後、不安全,因此全套引進國外更為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聯想到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六個機組全部採用沸水堆,也屬第二代核技術,應該慶幸北京當年改為「全盤引進」,是非常正確。

長途運送存在大風險

然而,若中國大陸核電裝機達到七千萬千瓦,每年將產生約三萬八千五百立方米低放射性固體廢物,還有高放射性核廢料三千二百噸。但是,中國大陸目前僅有兩座中、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在運行,還沒有高放射性的處置庫。已建成的兩座中、低放射性核廢料處置庫,甘肅玉門西北處置場位於原核工業四○四廠區內,廣東北龍處置場位於大鵬半島排牙山東側,距大亞灣核電站五公里,距嶺澳核電站四公里。對此,港人其實也知之甚少。據悉,大陸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理庫規劃建在甘肅,造價高昂,而長途運送核廢料,存在很大風險。由此看來,核電其實也不便宜。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