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魚獲離奇銳減又關地震事?

【專案組報道】農曆新年過後,是本港漁民在休漁期前最後的捕魚良機,惟今年本港及南中國海水域的魚獲均離奇下降六至七成,成因眾說紛紜。本港漁業界指今年魚獲是十年來最差,疑為日本地震的先兆,與南亞海嘯發生前魚獲大減情況相若。學者則估計魚獲少與「拉尼娜」現象有關。立法會議員表示,本港有七至八成漁船因魚獲減少而暫停捕魚,嚴重影響生計,稍後會向政府反映情況。

學者指「拉尼娜」現象影響

在南中國水域一帶拖網捕魚的梁先生表示,今年魚獲可算是近十年最差,自農曆新年至今,已未有出海捕魚。他除歸咎天氣太冷外,更疑是日本地震的先兆。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張少強透露,南亞海嘯前的二至三個月,亦是休漁期後的捕魚「旺季」,惟魚獲同樣離奇減少近半,與日本地震前魚獲銳減情況近似。他不諱言其猜測沒有科學根據,但南亞海嘯的經驗令漁民不得不產生聯想。

在本港水域從事「蝦艇」捕魚的郭先生亦懷疑,魚獲下降與異象有關。訪問期間,他剛捕獲的瀨尿蝦、花蟹及九肚魚僅值五千多元,只及去年同期捕獲價值的三分之一。於南中國水域拖網捕魚的盧先生亦稱,每次出海需花費至少兩萬元,肯定難以回本,故近數月已沒有出海「搵食」,惟他仍要每月支付共六萬元薪金及生活費予聘請的數名內地漁民。

香港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部助理教授邱倩婷卻認為,現時未有科學證明本港魚獲減少與日本地震有關,認為事件只是巧合。邱指,水溫變化及漁民濫捕會影響魚獲多寡,因此她相信魚獲減少與「拉尼娜」現象有關。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黃容根直指,現時本地千艘漁船中,約有七至八成因魚獲下降而暫停出海捕魚。他早前已透過非官方渠道向當局反映情況,稍後會再正式向當局提出,解決漁民的生計問題。

漁護署發言人表示,近期有漁民向該署反映魚獲減少,但因魚獲多寡受各項因素影響,難以斷定由單一原因造成。發言人指,漁民可考慮向「漁業發展貸款基金」申請低息貸款。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郭先生認為今年天氣異常,出海的魚獲只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難以抵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