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80後奇招抗通脹

人民幣升值80後奇招抗通脹

【專案組報道】 人民幣愈升愈有,令港人購買力銳減,「慳得一蚊得一蚊」的節約生活,再不能抵抗通脹的衝擊,不少港人已將現金轉存人民幣、投資新興市場及置業。亦有人用盡信用卡優惠、在店舖折扣日才購物,既可減省開支又不會影響生活質素。不過,專家提醒,港人投資宜衡量個人承擔風險,免得不償失。

任職投資銀行的八十後何啟聰因工作緣故,不可進行短期炒賣,故投資較保守及長線的外幣,其中何於○八年購入的澳元未計利息已有一成七升幅;至於人民幣,因內地銀行會為大額定存提供約兩厘高息,加上升值,直接將人民幣存入內地銀行,按年約有三厘回報。

何啟聰更有一套精明消費方法,「多些用信用卡,有現金回贈等同有折,某次和朋友吃飯,就因用特定信用卡支付而得到半價。」事實上,現時不少信用卡會與一些指定商戶做推廣,只要在指定的日子到相關商戶購物,便可得到百分之五,甚至是更多的現金回贈,不過如不能期期清卡數,隨時會得不償失。

投資者置業獲利

屬「搏殺型」、從事保險業的陳寅元則主攻風險較高的基金及房地產,陳將四成的流動資金購入以東南亞市場作為投資主力的基金,其中泰國股市的升幅近五成,馬來西亞亦有近五成半的增長。陳更於去年三月、在金融海嘯剛復甦時,以一百八十三萬元購入筲箕灣一住宅單位,近日該單位估值為二百四十萬元,帳面賺五十七萬元。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分析指,上述幾個方法均能對抗部分因人民幣升值及內地通脹帶來的輸入性通脹,屬於典型的投資方法,除了人民幣定存,購入內地資產或股票,亦有助對抗人民幣升值及內地通脹,惟市民需按照自己的財力及可承擔的風險作選擇。他提醒,匯款到內地銀行雖有高息,但卻有流動性低及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的風險。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何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