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港府空有填海心

寸寸土地寸寸金,港府空有填海心,為了解答新樓供不應求下地從何來的問題,港府最近重提填海造地。老實說,填海造地本來是可行的,可惜已被港府硬搞搞搞到不可行。

對於地形狹小的臨海地區來說,填海本是突破土地資源限制的最佳辦法。地中海岸的蕞爾小國摩納哥,靠填海拓出兩成國土;歐洲小國荷蘭的填海大堤延綿二千四百公里,創下「上帝造海,荷人造陸」的壯舉。香港同樣缺地,填海亦不陌生,今之港島沿岸、新舊機場、西九龍……全部依靠填海而來,年輕人不妨打開地圖,諗諗沙田城門河點解直得咁緊要?因為城門河本來是沙田海,大半個沙田都是填出來的,名副其實的滄海桑田。

弊就弊在,後來港府殺雞取卵,左不填右不填,偏向維港命脈使勁填,海旁寶地固然值錢,代價是破壞景觀激起公憤。七百萬人一朝醒來,發現維港變了維河,保育人士疾呼保衞家園,一呼百響,從此以後,「填海」變成人人喊打的敏感詞,做不得也提不得。

這樣一來,港府便陷入土地供應的困境,前面有海填不得,後有郊野公園動不得,發展新界農地吧,又難過原居民的一關。弱勢政府舉步維艱,唯一辦法就是市區重建。問題是,市區靚地值千金,收樓已要付出天價,起出來的單位勢必賣個天外有天的宇宙價,到頭來,新樓淪為投資工具,用來炒多過用來住。

一眾望樓興嘆的八、九十後,香港不易居,疊埋心水住深圳啦。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