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自願醫保為卸責 有病無錢莫進來

港府就自願醫療保險計劃展開公眾諮詢以來,劣評如潮,不難預料,在民意強烈反對之下,自願醫保計劃隨時爛尾收場。

不過,當局一意孤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依然死撐,甚至不惜靠嚇,揚言如果業界拒絕參與,不排除由醫管局提供私營醫療服務,甚至成立公營機構提供醫保產品。

一語道破天機,醫療融資也好,自願醫保也好,無非都是為了一個「錢」字。港府曾信誓旦旦醫保計劃是為有能力投保的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公立醫院的服務質素不會因此而下降,但周一嶽的說法已戳破這個美麗的謊言。大家可以想像,如果由醫管局提供私營醫療服務,必然分薄原本用於基層病人身上的資源,屆時公共醫療的服務必然受到影響,可見所謂公共醫療服務質素不會下降,不過是欺人之談。

醫管局提供私營醫療服務,變相將病人分為不同等級,交錢者可享受較佳服務,窮苦大眾則成為「次等公民」,甚至隨時成為醫療事故的犧牲品。內地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備受詬病,以致有所謂「醫院大門八字開,有病無錢莫進來」的說法,而在香港,市民看病不要錢是傳統,公共醫療服務幾乎是唯一全民共享的社會福利,周一嶽提出的「一院兩制」構想,等於將這套「有錢有得醫,無錢無得醫」的文化搬到香港。

當局將公共醫療當作一盤生意,不僅唯利是圖,與公共醫療系統為市民服務的宗旨背道而馳,更間接承認醫管局實際上有能力提供與私家醫院並駕齊驅的服務,關鍵是病人是否付得起錢。人們不禁要問,既然當局一切向錢看,何不索性將所有公立醫院轉為私營,市民還有必要繼續交稅嗎?

事實上,自願醫保計劃問題多多,是否可行大有疑問,連周一嶽也不得不承認,加強私家醫院發展及推行自願醫保後,私院擴張、高薪招攬公院醫生及醫學院教授等情況將無可避免出現。

眾所周知,近年來在醫管局資源錯配的情況下,前線醫護人員疲於奔命,逃亡潮一浪接一浪,隨着自願醫保計劃落實,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的流失情況勢必更加惡化,令本已備受詬病的公共醫療質素進一步下降,到頭來受害的必然是基層市民。

當局斥資五百億元利誘市民購買醫保,看似有所付出,實際上卻無法解決問題,甚至可能弄巧反拙。有人計算過,醫療保險的行政成本高昂,高達保費兩成,比強積金的行政成本還高出數倍,若計劃實施,受惠的只有保險公司和私家醫院,更何況這五百億元要分二十年使用,攤分到每個市民頭上實在很有限,說到底,這只是政府出豉油,市民出雞的搵笨計劃。

有市民質疑,當局為何不直接將五百億元投放在公共醫療服務,而是用來補貼私營機構。這種質疑絕非無的放矢。港府坐擁金山銀山,外匯及財政儲備高達二萬多億元,絕對有能力增加對公共醫療的投入,有人甚至建議當局動用二千億元儲備成立基金,利用投資所得補貼日益膨脹的醫療開支。我們認為,當局與其苦苦推銷不受歡迎的自願醫保,倒不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將資源直接用在有需要的市民身上。

不管怎麼說,港府借自願醫保之名,行推卸責任之實,逃不過市民雪亮的眼睛。如果當局罔顧民意,擇惡固執,到頭來只能是自討苦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