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歷史博物館重現村校濃情

【本報訊】全校小學生集體掃墓學習慎終追遠、英軍用直升機空降聖誕禮物給學生,這些在村校內發生的一幕又一幕往事,有關展覽由昨起至九月底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香港教育學院與香港歷史博物館對村校進行首次大規模的研究,並舉辦展覽,讓大家分享村校濃濃的人情味。

教院教育博物館館長歐陽詠敏表示,村校猶如鄉村的「大腦」,拉近城鄉距離,有着不可磨滅的作用,例如在一九六七年聖誕節,華山公立學校就與鄰近的英軍軍營合作,英軍動員駕駛直升機、軍人扮聖誕老人,從天而降為小學生送上汽水、雪糕作聖誕禮物,逗得小朋友樂開懷。

數百人高唱掃墓歌

參與研究的教院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高級專任導師余惠冰稱,村校仍有其存在價值,不會「失傳」,如村校每班人數約十二人,可為不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生提供教育,輔助主流學校的不足,現存部分村校已轉型以迎合需要,如加建校舍樓層、加設電腦室等,設施不輸給千禧校舍。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及元朗惇裕學校,是其中兩間安排學生集體掃墓的村校。鳳溪第一小學於一九三二年創立,該校校長廖子良表示,每逢重陽節及重陽節翌日,該校仍然依照傳統,安排學生參加廖氏秋祭,數百人身體力行到祠堂前高唱掃墓歌,更設有學生銀樂隊,以音樂號召其他村民一起參加。校長表示,該校的掃墓歌部分由西方民歌改編歌詞而成,如《Happy Wanderer》(快樂的流浪者),學生琅琅上口。

元朗惇裕學校則會每年安排學生參與「文族青山省墓」活動,在村裏打鼓、吹小號,叫醒村民一起拜祭祖先。

「林蔭下的學校:村校人和事」展覽由昨日起在歷史博物館展出至九月尾,場內擺放約五十件有關村校的文物,包括相片、五十年前村校用的字粒機、銅鐘等,又有自動播音系統播放村校校歌等。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