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花小錢送走病人 醫管局機關算盡

隨着本港人口不斷老化,公立醫院的服務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以老人家為主的長期病患者,經常有求醫難之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局不設法增加資源改善服務,反而千方百計將病人摒諸門外。醫管局將在沙田和大埔區開展「共同護理試驗計劃」,轉介部分病情穩定的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看私家醫生,美其名減輕病人負擔,縮短公營門診輪候時間,實際上病人每年僅獲一千二百元資助,遠遠不足以應付私家醫生高昂的診金和藥費。

有團體調查發現,以每日服十三粒藥的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計算,手持醫管局藥單到市面藥房購藥,一年開支超過一萬元,較在醫管局覆診一年的診金連藥費貴三十八倍。這分明是「醫管局出豉油,病人出雞」,難怪調查發現,病人對此計劃反應冷淡,八成半病人拒絕參與計劃,多達九成受訪者認為一千二百元的資助太少。

可以預期,由於資助額微不足道,對病人毫無吸引力,當局將病人推向私家醫生的如意算盤將難以打響,病人最終仍會被迫選用公立醫院服務,所謂分流作用根本無從談起。情況就如近年推出的「長者醫療券」,每名長者每年只獲二百五十元資助看私家醫生,只能說是聊勝於無,難怪推出至今使用率仍然不高,部分私家醫生甚至中途退出計劃。

公立醫院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是不爭的事實,問題是,當局一味將病人推往私營市場,但卻沒有合理的資助和配套措施,這不僅本末倒置,更是極度不負責任。必須指出,公立醫院近年來亂象叢生,醫療事故不絕如縷,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前線資源不足,醫護人手緊絀,在「十個煲得五個蓋」的情況下,顧此失彼,又怎麼可能不出事。

事實上,公立醫院為糖尿病、高血壓等長期病患提供的服務固然追不上需求,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支援同樣嚴重不足。有調查發現,七成市民認為政府提供的精神病社區復康計劃服務不足。目前全港精神病人約有十五萬,其中只有一成住院接受治療,其餘則分散各社區,但當局又沒有增撥資源跟進,任由他們自生自滅,結果協助精神病康復者重過新生活不成,反而在社區埋下一顆顆計時炸彈,嚴重威脅市民的生命安全。葵盛東邨早前發生的血案,正是當局對精神病康復者不聞不問種下的惡果。

香港是以「紐倫港」自詡的富裕社會,政府坐擁龐大財政儲備,公共醫療撥款每年高達三百多億元,可惜由於這些資源未能用得其所,以致問題叢生。眾所周知,醫管局資源錯配、肥上瘦下,許多資源用在行政管理上,反而用在前線醫護人員及病人身上的資源卻嚴重不足,影響所及,公立醫院不斷出現逃亡潮,不少人轉投私營醫院,令人手緊絀的問題更加惡化,有公立醫院曾發生護士集體請病假的抗爭行動。在這種情況下,打錯針、開錯藥、割錯器官、輸錯血等醫療事故無日無之,豈是無因。

歸根究柢,整個公共醫療體系的病根在於管理混亂,資源錯配,這決非拆東牆、補西牆式的修修補補可以解決得了。當局與其一味卸責諗縮數,企圖將病人推向私家醫生,不如全盤檢討現行醫療政策,將好鋼用在刀刃上,更加合理調配資源,否則,公立醫院的亂象永遠也不可能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