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誰言醫者父母心 老病交煎惟等死

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有一部著名電影《楢山節考》,描述在糧食不足的古代山區,村民被迫將老人背到山上,讓其自生自滅。想不到,在今日香港的公立醫院,竟也出現這種捨棄長者的行為,不是因為公共醫療經費不足,也不是因為社會拒絕承擔,而是因為院內醫護冷酷無情,將年老病人視如敝屣!

六十七歲的周伯上月底因中風送往荃灣仁濟醫院急救,據病人家屬投訴,主診醫生態度冷漠,拒絕將垂危病人送入深切治療部,甚至單方面簽署「勿予心肺復甦決定」文件,放棄搶救病人,並訛稱獲得病人媳婦同意。直到家屬報警後,院方才改稱誤會,並將周伯轉往設備較佳的病房,僥倖檢回一命。

雖然仁濟醫院事後解釋,「勿予心肺復甦決定」僅在病人心臟停頓時執行,不影響病人留院期間所需的治理,但院方始終無法說明,為何當時周伯病情已經轉趨穩定,醫生反而急於簽署放棄搶救決定,而且聲稱已獲家屬同意。難怪有立法會議員與病人組織異口同聲批評,涉事醫生的操守極有問題,病人家屬也不禁詰問:「係咪病人年紀大就唔使救,由佢喺度等死?」

更甚的是,當家屬要求將病人轉往深切治療部時,竟然換來當值醫生冷言冷語:「深切治療部只得幾張病床,係都留畀後生仔啦!」後來病人發高燒,其妻急得哭了起來,而護士竟說:「你哋都預咗佢去㗎啦,使乜咁傷心。」聽其言,觀其行,無論院方是否承認,也難以洗脫賤視年老病人的嫌疑。

事實上,公立醫院冷待甚至虐待年老病人,早有往迹可尋。去年十月,一名七旬老婦因病入住仁濟醫院,因為病床圍欄問題與護士起爭執,結果被醫護人員用安全背心「綁過夜」,老婦懷疑在受驚下病情惡化,延至十一月初去世。難為醫管局還不斷強調醫護人員要「視病猶親」,真不知道從何說起。

在資源匱乏的古代,中外各地都出現過優先診治年輕病人的情形,但此事出現在文明的二十一世紀、富饒的香港,實在令人費解。人們不明白的是,為何納稅人每年為公共醫療付出數以百億元計的巨額經費,竟然換得如斯惡劣的服務?為何病人向院方提出合理要求,竟然換來醫護們的冷言冷語?

不過,公道地說,本港公立醫院病入膏肓,醫護們往往將病人視為一件物件對待,不論是對大至七十歲的長者,還是對小至三個月的嬰兒,都是「一視同仁」。不久前,一名三個月大男嬰在瑪嘉烈醫院住院時,因為護士替他洗澡時沒有按程序用手肘測試水溫,導致男嬰逾一成皮膚被熱水燙傷。在輿論關注下,護士管理局主動介入調查事件,不排除對肇事護士處予「釘牌」懲罰。

男嬰無辜被燙,涉事護士固然難辭其咎,但必須指出的是,「上離其道,下失其事」,接連不斷的醫療醜聞,反映的已不只是個別前線人員的過失,而是醫管局高層的嚴重失職。涉事護士可能遭受護士管理局懲處,但誰來懲處那些管理不善、尸位素餐的醫療高層?公共醫療百病叢生、事故不斷,誰為我們剷除這個草菅人命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