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改行到水窮處 何日坐看雲起時

香港民主是向前發展,還是繼續原地踏步,端視二○一二年政改方案能否獲得立法會通過。港府敲定六月二十三日將政改方案的決議案提交立法會表決,比原定的七月中旬立法會暑假休會前的「死線」,提前了三個星期。可以說,這是一道無法迴避的關口,是一場驚險萬分的攻堅戰,香港的政制發展再次面臨何去何從的艱難抉擇。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政改方案提前「闖關」,體現了中央政府快刀斬亂麻的思維。事實上,反正這一關遲早都要闖,與其拖拖拉拉,不如速戰速決。目前的形勢很清楚,立法會內親建制派擁有三十六票,而通過方案至少需要四十票,這關鍵的四票,只能從泛民陣營中去爭取。因此,將立法會表決時間提前,可以避開「七一」大遊行的政治氣氛,方便游說泛民中的「鴿派」支持方案,這個策略顯然是經過精心算計,無疑是正確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五年港府推出政改方案,拉票過程中盛傳一度已爭取到足夠泛民議員答應支持,但在「搞事四人組」壹傳媒黎智英、前天主教港區主教陳日君、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及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煽風點火下,泛民主派在政改表決前約兩周發起大遊行,對溫和民主派構成極大的政治壓力,最終迫使他們重新「企硬」,令○五年政改方案在泛民「綑綁」之下被否決,功虧一簣。今次當局將表決時間安排在七月一日之前,無疑是吸取了當年的教訓,希望不要重蹈覆轍。

眾所周知,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任何方案都有人反對,有人支持,所以政改方案引起爭議是很正常的。「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雖然今次政改方案稱不上完美,不能盡如人意,但起碼擴大了選民基礎,增加了民主成分,總算向前邁進了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勝過原地踏步。《基本法》規定,香港的民主進程必須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全國人大常委會○七年底也已作出決定,二○一二年香港不實行普選,二○一七年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以及最快於二○二○年普選立法會。由此可見,二○一二年政改方案只能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方案,有了第一步,才有第二步,如果這一步邁不出去,普選也就無從談起。

中聯辦副主任李剛昨天再次重申,政制發展問題牽涉各階層利益及社會的長治久安,希望各界特別是立法會不同政黨的議員,能順應民意作出正確的決定,本着求大同、存小異原則尋求共識,推動本港政制向前邁進,因為向前一步,距離普選就近一步。

李剛這番話,表明中央政府希望打破香港政改的僵局,期待立法會議員拿出智慧和勇氣,在關鍵時刻作出負責任的選擇,共同推動香港民主向前走。實際上,多次民調均顯示主流民意支持香港民主向前走,而支持二○一二年政改方案的市民亦佔大多數,如果泛民主派真心支持民主,就應該以主流民意為依歸,否則,不顧現實地一味蠻幹,最終只能一拍兩散,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否決政改 全是輸家

當然,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央政府的善意,未必能打動泛民主派的鐵石心腸。可以肯定的是,泛民強硬派不會就此收手,「搞事四人組」更不會甘於寂寞,他們必定會再次跳出來,想方設法阻止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正如學者指出,政改方案提前闖關無疑是正確的,但港府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反而政改方案一旦遭否決,今年「七一」遊行的矛頭勢必直指曾蔭權,要求他為此負責,甚至要求他下台謝罪。

事實上,香港政制發展之所以舉步維艱,泛民政客固然有責任,而執政者更是難辭其咎。曾蔭權曾經誇下海口,要在政改方面「玩鋪勁」,但「玩」到現在不但毫無寸進,反而引起更大的爭議,挑起更大的矛盾,製造更大的分化。香港深層次問題不斷惡化,社會和諧不再,民怨瀕臨爆煲,執政者施政無方,添煩添亂,必須負上最大的責任。事實證明,曾蔭權沒有能力推動香港民主向前發展,不僅失信於市民,亦失信於中央政府。

港大最新民調顯示,曾蔭權民望持續下挫,跌至只有四十九點二分,反對他擔任特首的比率上升至四成八,比支持率高出十四個百分點,學者預料他的支持率還將進一步下跌,成為政改負資產。可以斷言,一旦政改方案遭否決,曾蔭權勢必成為「七一」遊行眾矢之的,中央會對他失去信心,市民會向他問責,泛民議員更會緊咬不放,董建華「腳痛」殷鑑不遠,曾蔭權呢份工還能做下去嗎?

王維詩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很明顯,香港的政制發展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能否讓市民「坐看雲起時」,關鍵在於能否邁出政改這一步。六月二十三日,全港市民都將看着立法會,也將看着執政者,若政改方案過不了關,香港只能在內耗中繼續沉淪,港府是輸家,市民是輸家,中央政府是輸家,泛民更是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