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亂世達觀:土洋德先生

今天是中國年輕人的節日。九十一年前,兩顆洋腦袋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令神州命運軌迹從此改變。如今,分別代表民主與科學的「德先生」和「賽先生」仍然未能攜手共進,前者步履蹣跚,後者疾步前行,跟中國變革之路搖搖晃晃、高高低低的狀況,似乎有着某種聯繫,預示着未來的困局。

近一個世紀過去,當下年輕人身上再見不到那份激情和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兩位老先生或許會搖頭不已。財富急速積累的大背景,造就了大批視追求暴富為唯一目標的拜金者;社會不公和貧富懸殊,又催生出一幫憤世嫉俗、稍不順眼便摔碗罵娘的憤青;夾在中間的,是愈來愈多被生活重擔壓彎了腰,既不敢奢望暴富,卻又心有不甘,惟每天營營役役等發達的「蝸居族」、「蟻族」。

青春代表了希望,借用毛澤東的話,從這些「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身上,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未來。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毋庸置疑,經濟規模總量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不過是時間問題;剛開鑼的上海世博更展示了「賽先生」在中國產生的威力。

然而,當下年輕一代的狀況和精神面貌提醒人們,洋德先生(德謨克拉西)在這片土地上跌跌撞撞,愈走愈慢的同時,土德先生(傳統德育)亦有如「棄老」,離中國愈來愈遠。京奧和上海世博的璀璨燄火,能否帶來一個燦爛的明天,似乎還有不少問號。

謝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