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的士加價誰得益?

二○○八年二月,市區的士起錶由十五元加到十六元;○八年十一月,配合「短加長減」,的士起錶再由十六元加到十八元。二○一○年四月,的士團體又以經營成本上漲為由,向運輸署申請將起錶價加至二十元。

短短三年內,本港的士三度加價。到底車行口中的「經營成本」從何計起,令人抓破頭皮,小生最關心的是,我們多付的錢是否真能改善的士司機生計?一位的士司機告訴我,自○三年以來,本港的士市道疲不能興,即使近年頻頻加價,司機收入並未因而提升,其一是因為加價後車主旋即加租,其二是源於加價的趕客效應,令司機得不償失。

小生認為,的士生意疲弱,正正反映社會上的貧富差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港經濟暢旺,市民出街但求方便,不介意多付車資坐的士。可惜流水落花春去也,歷經金融風暴及沙士浩劫,民眾荷包萎縮,貧富差距日益擴闊,富人大可自己駕車,窮人坐地鐵也嫌貴,而的士司機首當其衝,更令貧窮問題進一步惡化。九十年代好景時,的士司機月入都在萬元以上,十多年後的今日,司機收入不增反減,有時甚至出現「貼租打工」的荒謬情形。

更荒謬的是,看着數以萬計的士司機叫苦連天,我們的政府竟一直無動於衷。本港貧窮問題持續惡化,豈是偶然?司機們拿着微薄收入日做夜做,其心情可想而知,其服務態度自然每況愈下,結果是司機乘客摩擦頻生,齊齊受氣,所謂和諧社會云乎哉?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