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公院事故不斷 市民信心盡失

醫院本來是救死扶傷的地方,但諷刺的是,本港公立醫院事故層出不窮,人們對打錯針、輸錯血甚至割錯器官等事故早已見怪不怪。更有甚者,連初生嬰兒也淪為醫療失誤的受害者,本月以來公院就爆發包括「滾水淥B」、女嬰手指險被剪斷,以至男嬰離奇「破相」等事故。「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發現,四成半受訪市民稱能力許可的話,不會選擇住公院,兩成二人更直言,入公院似等死,甚至無異於搵命博。

最近的多宗醫療事故,均涉及嚴重人為錯誤。以瑪嘉烈醫院「滾水淥B」事件為例,很難想像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可以未試清楚水溫就把嬰兒往熱水裏放,至於伊利沙伯醫院女護士為女嬰拆除靜脈注射托墊時,不慎剪傷女嬰手指的事件,有資深護士指出,初生嬰兒皮膚特別脆弱,照顧時要特別小心,特別是替他們剪繃帶或膠布時,護士應該先用自己的手指墊底才能施剪,以免剪刀誤傷嬰兒。試問如果跟足指引,又怎會發生上述事故?

無可否認,部分醫護人員處事敷衍塞責,釀成大錯,固然難辭其咎,但在醫管局頭重腳輕、將多兵少的情況下,近年來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大增,疲於奔命,忙中出錯在所難免。上述民調顯示,四成二受訪市民認為「滾水淥B」事件反映人手不足導致粗疏求其,三成七市民認為,伊院剪傷女嬰事件反映資深護士流失成問題,三成三人認為人手不足導致意外頻生,正好說明了問題。

事實上,近年來公立醫院醫護荒愈演愈烈。醫管局文件顯示,未來醫護整體流失率將持續上升,預計到二○一六年,累積醫生短缺將超過二百人。護士流失的情況一樣堪憂,儘管醫管局聲稱,大學及該局培訓的護士陸續畢業後可應付需求,但問題是有關數字並未包括期間流失人數,而近年離職的又有不少是資深護士,服務質素難免受影響。正如有醫護界人士狠批,為應付護士短缺問題,有學校開辦副學士護理學位,卻出現護士管理委員會學歷認證問題,反映政府在增加護士人手的措施上搞到「一鑊粥」。

本來,針對前線醫護人手緊絀問題,當局理應增撥資源培訓新人,奈何當局反其道而行,繼續肥上瘦下,巧立名目擴大編制。食物及衞生局日前建議在衛生署轄下成立基層醫療統籌處,增開包括兩名首長級在內的十七個公務員職位。美其名曰推動基層醫療,實際上職能與衞生署多所重疊,被批評只是為方便公務員升官,但卻由納稅人埋單。

更令人憤慨的是,公立醫院每次出事,以食衞局局長周一嶽為首的醫療衞生高官照例表示關注,並煞有介事地成立調查委員會跟進事件,但結果往往是「刑不上大夫」,鮮見有官員要為事故問責。當局「意見接受,態度照舊」,好官我自為之,也就難怪事過境遷後,各種醫療事故依然不絕如縷。

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上述民調顯示,五成六受訪者將矛頭直指周一嶽和醫管局行政總裁蘇利民,認為兩人應對無日無之的醫療事故負最大責任。看來只有掃走庸官,方可挽回市民對公立醫院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