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南早》繞著圈子罵人

《南華早報》將國家主席胡錦濤的中文譯名寫成繫獄維權人士胡佳,引起中外媒體關注,驚呼為「編輯最可怕噩夢」。

許是窮途末路了,許是人才凋零了,《南早》作為一份殖民時期的官方喉舌,竟然犯出如此離天大譜兼低級的錯誤。事後,《南早》淡淡然說是因為記者、編輯和校對不懂中文使然,並登出一則蚊型更正啟事,意圖就此了事。不過人們依然不明白,「Hu Jintao」明明有三個音節,就算不懂中文,也沒可能套上兩個字的「胡佳」吧?何況這世上姓胡的人千千萬萬,為甚麼不是胡適、胡潤,偏偏是胡佳呢?

古往今來,每當文人對當權者感到不滿,總是在文末字梢暗下工夫。回想殖民初年,港英師爺們一邊吃着英女王的糧俸,一邊又對殖民者懷恨在心,於是便欺那英人不諳中國文化,對港督們的中文譯名暗下沙石,譬如第五任港督Robinson,姓羅,便做臣子,所以譯成「羅便臣」;臣子走了,又來了第六任的MacDonnell,姓麥,就當奴才,故此叫「麥當奴」;更慘的是第二十四任港督Trench,被譯成四不像的「戴麟趾」。凡此種種,看似音譯,實則繞着圈子罵人,直到後來英國人與香港人的關係逐漸改善,才出現「衞奕信」、「彭定康」。

如今時移勢易,英國人捲鋪蓋回祖家去了,《南早》由官方喉舌淪為喪家之犬,滲出一陣窮秀才的酸味,今次將國家主席與「顛覆國家政權」的胡佳混為一談,不能不惹人遐想。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