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鎖定工資放生工時內有乾坤

統計處最近發表了《二○○九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結果》,掀起最低工資釐定水平的連場激辯。這次調查揭露了本港打工仔首十個百分位數的人員每小時薪金為二十七元,因此坊間近日的激辯也清一色集中在時薪水平上,鮮有人留意本港超長工時的現象有否在數據中反映。煲呔曾政府怎會不知道設定最低工資後,就可能衍生出工時的剝削情況?因為商界可能以延長工時、調動編更等手法應付最低工資。煲呔曾以此討好商界,卻可能導致未來幾年本港勞資糾紛頻仍的下場,只是到時收拾殘局的已是下一手!

統計處早前公布了二○○九年、亦是本港最新的工作人口時薪水平,根據該處計算打工仔薪酬的標準,月薪僱員的工時大都以八小時為準,即使部分行業會作微調,但每日工時亦鮮有長過九小時的例子。因此,現有的工時數據並沒有反映不少行業加班加點工作的現象,上述現象若出現在薪酬優厚的中級或以上打工仔,問題並不大,但只獲最低工資待遇的基層員工有可能被迫要每天延長工時一至兩、三小時,那麼最低工資又有何意義?

經濟界早有論者指出本港草擬最低工資立法時,必須考慮一些可能出現的不公平剝削現象,如僱主會否將不合理的工時延長變成常規化,以及僱傭合約中更次的調整會否是一個漏洞等。但政府勞福局及因應最低工資成立的臨時委員會等,都刻意迴避工時計算問題。

他們集體失明的原因只有一個,便是政府不願觸碰這個問題。至於原因為何,外界自可意會:一是有關部門與商界的共識;二是刻意為最低工資留下的「剝削逃生口」;三是在最低工資落實後,讓商界靈活地維持原有競爭力……因此,政府刻意只看最低工資,不理最高工時。

最低工資立法爭議剛剛揭開序幕,條例尚未成形已經引起連番爭議,醞釀法律條文的過程才是新一輪勞資角力的高潮。本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社會怨氣已經膨脹到一個高點,政府只顧最低工資的決定充滿政治權術及枱底協商味道,打工仔即使獲得最低工資保障,亦不足喜。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