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中成藥混亂衞署難卸責

【專案組報道】保濟丸回收事件揭露本港中成藥制度千瘡百孔。現時本港進口的中成藥,原來毋須經衞生署化驗,署方僅審批藥廠提交的化驗報告,而藥廠的衞生環境及藥材貨源等均無人巡查。本報調查更發現,市面上部分獲批註冊的中成藥,竟違反註冊條件,沒有列明製造商名稱、批次編號,有藥物包裝甚至同時出現三個生產地的混亂情況。本港中成藥註冊制度實施近七年,惟至今仍問題不絕,負責把關的衞生署責無旁貸。

包裝出現三個產地

現代中醫進修學院副院長李興直言:「我哋都係信政府,但冇理由有問題嘅中藥都照畀藥廠賣。」他更表示,目前藥廠只需向政府遞交簡單文件就可註冊中成藥,一旦藥物有問題,負責處方的中醫師亦會受牽連,故他已改向有GMP認證的中藥廠洽購藥粉。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亦稱,對藥廠提交的檢測報告,只是「講個信字」,故希望署方加強抽驗藥物,確保安全。

不過,有藥業人士指出,即使藥物標明是本港製造,但真正的「原產地」也值得商榷。本報日前抽查市面上獲發過渡性註冊的中成藥,竟發現多款產品未有列明生產地、註冊及批次編號等資料,疑違反註冊條件,有藥物更在包裝及產品上,同時出現三個產地,而一款「紅花油」亦名不副實,不含紅花成分。

就坊間註冊的中成藥產地不明及成分不符,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直指不能接受,並稱大部分中成藥僅屬過渡性註冊,難以監管藥廠有否依足註冊條件,加上中成藥銷售條例及罰則尚未完全生效,要待整個註冊制度完成,才起規管作用。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創會會長黃伯偉博士則建議,政府可推出「中藥Q嘜」的優質產品制度,鼓勵業界提升產品質素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