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小病痛愈多長者愈易抑鬱

【本報訊】長者常胃口欠佳、周身骨痛,可能是抑鬱先兆。中文大學護理學院院長李子芬昨指,本港長者的抑鬱徵狀發病率為兩成九至四成一,遠高於壯年成人的百分之八。輕微抑鬱徵狀包括情緒低落、沉默寡言及易怒等,若置之不理,一成半至三成人會在一至三年內惡化至有嚴重徵狀,包括認知及活動能力衰退、慢性病惡化及有自殺傾向等。該院○七至○八年訪問了一千四百多名六十至九十歲長者,發現三成一人有不同程度抑鬱徵狀,包括煩躁、難集中精神及自我價值低等,一成二人更達嚴重程度。

護理學院副教授余秀鳳表示,研究亦發現七種長者常有的「小病痛」,包括疲憊、睡眠欠佳、無胃口、反覆頭痛及胃痛、便秘及頭暈等,與抑鬱徵狀有密切關係。長者同時有三至四種小病痛,出現抑鬱徵狀的比率會高出三倍;若有五種或以上小病痛,抑鬱風險更多五倍。除了小病痛外,慢性病亦可引致抑鬱,長者患骨關節炎或聽覺受損,抑鬱風險均增加一倍半。此外,年齡較大、獨居、喪偶、與兒媳或女婿不和、自覺經濟拮据及社交支援不足也會令長者較易抑鬱。研究人員會繼續跟進受訪長者,了解小病痛與抑鬱徵狀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

婦服藥後心境變開朗

六十四歲的周女士十年前經常感到胃部不適及失眠,多次求醫均找不出病因,加上丈夫患病,情況日益惡化。她向精神科求診後,病情好轉即停止覆診。至六年前丈夫去世,她病情復發:「每晚都睜大眼等天光,好似有舊大石壓住心口,非常辛苦。」她終確診患抑鬱症,幸得子女關懷,按時覆診服藥一年半後,現已康復,並無不適及失眠。她心境變得開朗,子女每日與她傾談,更參加教會活動及做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