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邱騰華變身「憂一鑊」

政策範疇涉及多項民生事務,頻頻出事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終於可以暫時抖抖氣,逃離「周一鑊」的陰影。這一期官場頭頭碰着黑的問責官員,非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莫屬,自去年十月爆發慳電膽風暴以來,環境局推動的多個政策都激起爭議,邱騰華頻頻現身滅火,長此下去,隨時變了「憂一鑊」呀!

本港首次遭受沙塵暴正面吹襲(又是百年一遇?),多處地區空氣污染指數達到五百的歷史性高位,環保署也在凌晨示警,可惜大部分市民猶在夢中,到夢醒時分,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一切如常,應該做些甚麼防護措施?就看閣下好唔好彩,有無留意電子傳媒發放的環保署「夢中」示警了。

邱騰華昨午率領跨部門的專業官員環保署、天文台、教育局、醫管局解畫,擺開這副架式,意義一字咁淺,沙塵暴吹襲香港,事涉多個部門,有鑊齊齊孭,發揮特區政府遇事的一貫本色—集體負責嘛!

不過,解畫歸解畫,由邱騰華到環保署助理署長到天文台助理台長,始終無法自圓其說,承認早在前晚八、九點已留意到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有上升趨勢,到凌晨接近二時才發出的「夢中示警」,向市民通報的空氣污染指數可能會達到「甚高」,甚至「嚴重」的水平。為何環境局、天文台不可以及早透過數據的變化,更早預測空氣污染情況轉趨嚴重?是偵測設備和科學知識做不到這樣的要求,還是官員對數據變化掉以輕心,以為循例發出一紙示警便交了功課?

監察空氣污染變化,是部門專業官員的分內事,但考量示警、應變措施發布,卻是政治(政務)官員的責任,但專業官員的意見,掌握決定權的政治(政務)官員是否具有警覺性呢?

天文台負責數據提供,監察空氣污染指數的最終責任在環境局轄下的環保署,翻開該署有關空氣質素的官員隊伍,環保署副署長(3)陳嘉信是D3級政務官,他轄下的助理署長莫偉全,才是負責空氣質素、污染的部門專業官員。

莫偉全昨被邱騰華拉出來面對傳媒,論解畫能力,這份工不是應交給政務官背景的陳嘉信嗎?他卻潛了水,因為這個場合是講空氣污染的專業知識,通才的駐部門政務官閃得就閃?按部門的層級負責程序,莫偉全向上司陳嘉信通報數據變化,陳嘉信向身兼署長的常秘王倩儀匯報,王則知會局長邱騰華,再擬定整套應變計劃和啟動跨部門協作,但環保署的政務官背景首長官員昨日全部「鵪鶉」,莫偉全真要慨嘆「冷暖也可休,回頭多少個秋」啊!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