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最低工資如何釐定惹來各種爭議,立法會《最低工資條例草案》委員會昨日討論時,不少議員擔心部分工種如導遊、司機等,難以準確計算工時,且就如何計算實際工作時間也會引伸不少問題。有議員直言,草案應豁免月入高於某一水平的僱員,「條例係用嚟保障時薪低過二十元的人,你夾硬整到人要簽到,係非常不智。」
導遊工時難記錄
統計處前日公布去年第二季的本港僱員工資數據,將成為訂定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參考,多名立法會議員提出草案應豁免月薪高於某一水平的僱員,及一併規管標準工時。議員余若薇擔心,部分涉及賺取佣金的工種,僱主會剋扣僱員部分佣金,以填補時薪未達最低工資水平時的差距。她指出,月薪高於某一水平的僱員應可獲豁免「夾硬整到人要簽到,係非常不智。」
議員謝偉俊則關心,旅遊界經常在不同地方工作,如導遊在外地半夜被僱主叫醒工作,「係咪要做記錄幾點起身,幾時瞓番」,擔心當中出現爭拗,員工做工時記錄的時間多於實際工作時間「妹仔大過主人婆」。他直言,導遊等應獲豁免。
勞工處助理處長方毅表示,目前的草案已給予勞資雙方彈性處理佣金計算問題,當局亦會尊重雙方就計算外地工時達成的共識。勞工處副處長黃國倫表示,立法目標是適用於所有行業,故不應摒除某行業僱員;又指現應先處理工資問題,工時將更複雜、影響深遠,故應分開處理。當局月底會約見旅遊業界詳細解釋及商討有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