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短打長擊:都是為民請命

這陣子高官議員個個將心比明月,例如朝令夕改的永利街,月初話「沒有建築特色,無保育價值」,月中市建局忽然「順應民意」,要原汁原味保留永利街,決策過程極之倉卒。

至於政府降低五十年或以上舊樓強制拍賣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受影響人士肯定比永利街更多,提修訂的議員恐「偏幫地產商」、「強搶民產」,是以傾向等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完才議決。然而,「好打得」局長依然要「為民請命」,又豈能「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一時之間,高官議員個個匆匆交出個心,搞到市民大眾、舊樓大業主小租戶悲喜交集,都唔知接得邊鬼個嘅心,在一片眾聲喧嘩中迷失了方向:究竟誰的心才可靠?為甚麼為民請命卻沒有民意基礎?為了一齣電影,一條舊街的命運在電光火石間就可以推倒重來,這不兒戲嗎?

讀中國歷史,我們會察覺,再霸道的皇帝也不會視民意為浮雲,皇帝都要關心一點民意,不僅有御史下去打聽,而且有的朝代還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采風,說是收集民歌民謠,順道也採點群眾意見,讓在上的好略察點民間疾苦。

如今,影響民生如此眾多的強拍條例,呢頭在爭議聲中通過,嗰頭下月一日即生效,這麼倉卒全為市民請命,為何連「采風」的步驟也沒有,連微服私行的姿態也不擺一下?政府有碰到民意嗎?如果沒有,怎算是「為民請命」?像我這樣一個小百姓,眼見、手摸、鼻子嗅到的都是官意!做官的,真的那麼着意去改善民生?

洪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