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儲備政策變完又變拒派糖

【本報訊】新一份預算案推出幾項短期派糖措施,港府高層解釋只派小糖是因為不能增加長遠財務負擔。不過,港府現有儲備高達二十一個月政府開支,較過去聲稱的水平都要高,「手緊」或與三年前政府高層靜悄悄改變儲備水平指標有關,因當局已將儲備水平由過去相等於十二個月政府開支變成語焉不詳的「充足」,並以此作為規劃未來五年政府開支的準則。議員炮轟有關政策變完又變,缺乏諮詢及客觀準則,令人質疑當局是「刻意糊塗」,藉此拒絕市民增加開支及「還富於民」的訴求。

特區政府在回歸後接受前港英政府留下的巨額土地基金,令庫房嚴重水浸,為了迴避市民要求政府「回水」的訴求,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遂於九八至九九年度預算案突然宣布訂明儲備水平,以大約相等於十八個月政府開支作為指標。

其後亞洲金融風暴殺到,港府出現嚴重財赤,難以維持曾蔭權訂下十八個月儲備水平,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惟有在○二至○三年度預算案,將儲備指標下調為十二個月政府開支。

港府在○四至○五年度開始重新錄得盈餘,令儲備再次累積,社會要求「還富於民」的聲音不斷增強,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七至○八年度預算案,改口稱社會對儲備水平「不同人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毋須不斷增加,只需保持在一個適當水平,但沒有明確說明港府已再次改變儲備指標。

曾俊華揚言「愈多愈好」

直至現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月底出席立法會財委會時,揚言儲備應「愈多愈好」,引發議員追問有關政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日前回覆財委會時指出,港府早於○七年起已將儲備指標由原來的十二個月,更改為「長遠而言,政府的目標是維持充足的儲備」,並以此作為○七至一二年度中期預測的財政預算準則。

財委會主席劉慧卿批評,當局將儲備水平改為「糊裏糊塗」的所謂充足水平,其實是想「鎖住啲錢」,但求令儲備愈多愈好。她認為,港府要維持一定的儲備無可厚非,但現時情況是「政府有錢、市民貧窮」,當局應投放資源改善教育及醫療福利。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強調,儲備水平不能隨便調整,批評當局作改動前沒有進行諮詢,又質疑現時港府訂下的指標根本無明確標準,反問當局「咩叫充足」。另一議員王國興亦指,所謂充足的儲備水平缺乏理論基礎,存在很大的灰色地帶,質疑過去多次改動,只是按實際的經濟及財政狀況而作出「見步行步」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