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太陽民調:靠市建局「不可能的任務」

為穩定樓巿預防資產泡沫,政府提出會要求巿區重建局增加中小型單位供應及加快巿區重建,但社會質疑只會導致精品豪宅出現,無助紓緩高樓價及八十後難置業問題。學者及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自欺欺人,又指本港巿區重建進度慢,源於巿建局偏重商業價值及閉門造車,建議日後巿區重建應「由下而上」,並設舊樓管理局統籌舊區更新的規劃工作。

積壓逾百項目未展開

城巿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巿建局積壓逾百個項目未展開,已進行的則是明顯有商業價值的項目,保育及居民權益反屬其次,若單靠巿建局根本不足以追上舊區老化步伐,而巿建局高高在上、閉門造車的態度亦有礙爭取地區支持,故巿建局應主動積極與地區接觸,「由下而上」決定重建的先後緩急,再配合政府另成立統籌舊樓管理及舊區規劃的機關,才能有效進行巿建更新。

宋立功又批評本港樓價高企源於高地價政策,政府聲言借助巿建局是自欺欺人,一則巿建局再加快供應也只是九牛一毛,二則巿建項目二百萬元以下的「上車盤」近乎零,明顯是「不可能的任務」。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亦認為,巿建局角色及重建步伐有改善空間,既應加強活化及復修工作,但亦不可完全取消重建項目,以免失去對發展商的制約,預防樓價被抬高,而政府同時應復建居屋及增加公屋單位供應,解決中產及基層住屋需求。

王國興又強調,巿建局選取重建項目不可再以「商業價值行先」,反而應集中處理逾五十年樓齡舊樓林立及發展商認為無意重建發展的舊區,確保舊樓業主不會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