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天行正道大好事也

在曾小子治下,香江府衙施政混亂,烏煙瘴氣,錯漏百出,民怨極大。另一方面,香江吏治十分糟糕,無論各個衙門或者各級官吏,貪贓枉法者有之,胡亂混差者有之,欺壓善良者有之,殘民以逞者有之,朋比為奸者有之,結黨營私者有之。這種「團隊」無論是管治、施政還是甚麼「新政」,自然會受阻重重、惡評如潮。此種咎由自取之現象,近來有體制中人為他們喊冤叫屈,說香江並非民不聊生,而是「官不聊生」,大似「君臣有累卵之危,百官有倒懸之苦」也。

從古至今,「官不聊生」乃因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廟堂之上有「英主」,洞悉吏治腐敗,故要施以整治手段,嚴懲貪官污吏、嚴懲昏庸無能之輩;二是民智已開,政治架構中有制衡官吏府衙的機制,又有媒體揭露監督。前者在我大清雍正朝時最烈,後者可見之於時下香江。然不論古今,「官不聊生」之根源皆因官吏本身大有問題,賴不得聖君或百姓也。

我大清康熙帝時期寬仁施政,疏於嚴教,吏治趨於腐敗,官吏們樂在其中,「生」得相當滋潤。官場之中,要想活得暢快,遊戲規則十分簡單,不必擔心「官不聊生」也。此規則如林起龍林大人呈康熙帝之奏疏中所揭示,官場中人,大凡「參謁上司,則備見面禮;凡遇年節,則備節禮;生辰喜慶,則備賀禮;題授保薦,則備謝禮;升轉去任,則備別禮。以州縣之大小,分禮物之多寡,以饋贈之厚薄,定官評之賢否」。

媒體百姓不能不批不言

如此「聊生」,官場何能不腐敗?百姓又何能聊生?社稷又何能不衰?故雍正帝得大位後,嚴整吏治,是以「官不聊生」也。雍正帝曾在臣下奏疏中批曰:朕在藩邸四十年,對於臣僚之間的結黨營私、狼狽為奸、欺上瞞下、賄賂請託、陽奉陰違、假公濟私等種種惡劣之習,早已深知灼見,可屈指而數之。朕對於民情事理、利弊得失等等,所知也無不周詳。雍正帝如此明察秋毫、整頓吏治、打擊貪官庸官,自是刀刀見血、拳拳到肉,又豈是「官不聊生」可以盡道之?然正是有此手筆,我大清才能興利除弊,開啟乾嘉盛世。

如今香江之官場吏治及曾小子的府衙施政,皆可曰弊端重重、民怨民憤沸騰。曾小子可以不理,但香江百姓不能不言,香江媒體不能不批,議事堂不能不據民意而發聲、而制衡。如是者,若有所謂「官不聊生」,乃天行正道、大好事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