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海嘯未去通脹來 誰憐黎民生計難

急景殘年,升斗市民迎來的不是甚麼「復甦」曙光,而是一陣陣凜冽刺骨的加風。統計處昨日公布,上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百分之一點三,較十一月份上升零點八個百分點,顯示香港開始進入通脹階段。而且隨着物價進一步上漲,通脹率必將繼續攀升,對於升斗市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在各項消費項目中,電力、燃氣及水的升幅接近三成九,煙酒類升百分之二十一點九,衣履類升百分之三點九,雜項類則上升百分之二點四。以二○○九年全年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百分之零點五。

雖然從表面上看,百分之一點三的通脹率尚算溫和,但值得注意的是,錄得較大升幅的消費項目都與基層民生息息相關。在金融海嘯餘波未了的今日,基層市民生活本已捉襟見肘,貧窮人口超過一百二十萬,打工仔即使勉強捱過金融海嘯中的裁員潮,亦逃不過減薪的厄運,實際收入不增反減,再遇上各項民生用品價格上漲,勢令貧苦大眾百上加斤。

有經濟學者指出,本港食品主要由內地輸入,近期內地食品價格急升,已推高了本港的食品售價。若食品價格、樓市及環球經濟的上升走勢不變,未來通脹率勢將持續上升,估計今年第二季通脹率將急升至百分之二,下半年更可能翻一番,升至百分之三至四的水平。人們要問的是,面對新一輪的通脹周期,到底港府有何辦法紓減基層民眾的生活重擔?

港府會不會推出扶貧紓困措施,暫時不得而知,但觀乎當局一向漠視基層苦況,人們實在很難寄予厚望。金融海嘯爆發前,本港物價持續上漲,市民飽受通脹煎熬,港府卻視而不見,見而不理。金融海嘯爆發後,港府的紓困措施亦被批評杯水車薪,而且有如擠牙膏似的,顯得不情不願。最令人詬病的是去年十月公布的施政報告,竟然沒有推出任何紓困措施。

君視民如草芥,則民視君如寇仇。昨日在立法會上,多名議員抨擊當局扶貧不力。有議員批評,當局沒有積極於偏遠地區推動經濟、創造就業,「大嘅如美食場、散貨場做唔到,細嘅如天光墟又做唔到」。有議員形容,官員們的扶貧工作僅屬應酬性質,當元朗、天水圍出事時就去做,事過境遷後就去如黃鶴。

港府坐視貧窮市民的苦況,如果是因為財政匱乏,人們無話可說。但事實上,即使遭受金融海嘯衝擊,港府的財政儲備仍然有近五千億元,近日更有不少專家指出,港府○九至一○年度的財政狀況遠遠勝於預期,不但不會出現預計中的四百億元赤字,甚至可能錄得盈餘。饒是如此,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仍然堅持財赤的估計,近日他為下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進行所謂諮詢,他談得最多的不是如何扶貧紓困,而是不斷叫喊「狼來了」,在諮詢漫畫中,他甚至指派錢減民怨是「太短視」。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我們想說的是,在當前這種「海嘯未了,通脹重臨」的惡劣環境下,要求當局開倉扶貧、改善民生,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如果新一年度的預算案無法回應此一訴求,那麼,任何諮詢都是假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