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毛澤東看今朝:印度政治爭鳴中有忍讓

一九九八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認為,在印度文化中,民主表現的一種重要形式就是爭鳴;這與我的「引蛇出洞」、剷除異己聲音不同。阿馬蒂亞.森在考察中發現,印度歷代的統治者中不乏開明之士,他們對不同宗教採取了寬容態度,容許各家爭鳴,善待異教信徒。

有人說:距離產生美。這確有道理。不是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看事物,只有保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的距離,才容易做到客觀公正。有些思想,隨着改革開放,經濟上去了,是否也需要一些新的內容?

印度善待異教信徒,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寬容態度是不帶附加條件的,換言之,並不以效忠本朝本教為異教存在的前提。論者指出,在古代君主統治的時代,宗教寬容其實也意味着政治寬容,平等爭鳴局面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和諧,推動了文明進步。

我特別欣賞阿馬蒂亞.森研究了印度歷史上四個偉大人物:阿育王、阿克巴、泰戈爾和甘地。就拿政治偉人甘地和文學巨匠泰戈爾來作比較,兩人出身、教育以及追求事業的不同,在思想理念上存着巨大分歧。甘地在民族解放運動中提倡的手紡手織,泰戈爾不以為然;甘地相信它能夠使印度自我實現,均衡貧富,達到民族團結的目的,泰戈爾則認為紡車沒有經濟上的意義,也不能促使人們思考;甘地後來喜歡獨身生活,泰戈爾則對兩性關係比較率性;甘地相信偶像在啟發民智上有其效用,泰戈爾則認為人民任何時候都不應被當做孺子來對待……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事實上,泰戈爾雖然對甘地的觀點多有批評,但對其品格卻極為欽佩。觀點的分歧甚至對立,從未影響他們對對方的敬慕和尊崇,這無異是一種偉大的情懷。從甘地及泰戈爾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延續着印度寬容、忍讓、存異、論辯的傳統。

印度的民主制度儘管有不盡完善之處,但確實使人感到一種赤誠和良知,自己的問題要靠自己解決。這其實也合乎《禮記.中庸》所指的「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

如今,西方各國都在爭說「中國威脅論」,但我認為,中國最可怕的敵人與對手,應該是印度!印度近年頻頻主動出擊,總理辛格既飛美國,又撲向俄國,印俄兩國決定在二○一五年將雙邊貿易額提高到二百億美元,同時延長雙方軍事合作計劃十年。

洪文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