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肝掃描減插針內出血

【本報訊】肥胖人口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亦漸趨普遍,或會演變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但傳統的活肝組織檢查需插針入肝臟抽取樣本,有內出血風險。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證實,利用無創肝纖維化掃描器為脂肪肝患者檢查,能有效診斷輕微肝纖維化,準確度達九成七,有助篩選真正需要肝活檢的嚴重肝纖維化個案,可讓六成脂肪肝患者免除非必要的肝活檢風險。

兩至三年掃描一次

中大肝臟護理中心主任陳力元稱,一成半至三成亞洲人口患有脂肪肝,會令肝臟逐步纖維化,約二十年便會演變成嚴重肝硬化。肝纖維化無徵狀,出現肚脹、黃疸及吐血時已屬肝癌。肝活檢是最準確的診斷方法,但插針會令病人感痛楚,而平均每千人有三人會內出血,檢查後需留院八小時觀察,「醫生都好難判斷做唔做活檢,有病人惡化緊但走漏咗都唔出奇。」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黃煒燊稱,去年與法國波爾多大學合作,招募約二百五十名脂肪肝患者,約六成人在掃描時被診斷為輕微肝纖維化,與肝活檢結果有九成七相同。中大認為肝掃描作為脂肪肝患者第一線篩查,建議病人可每兩至三年接受一次掃描。該學系名譽臨床導師黃麗虹稱,肥胖及肝臟脂肪含量不會影響結果,體重指數(BMI)低於三十人士,成功率更達九成七。中心現只接受公院及私醫轉介個案,每次收費一千二百元。

五十八歲的梅先生於○七年確診有脂肪肝,肝掃描顯示肝硬度屬嚴重,最終透過肝活檢確診肝硬化,他指肝掃描只需五至六分鐘,過程並無不適,昨再接受肝掃描時發現肝硬度明顯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