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愈窮愈黑

海地發生黎克特制七級強烈地震,迄今造成至少四萬多人死亡。這個平日裏不見經傳的加勒比海小島國,位處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國土面積約二萬八千平方公里,在當地土話中,「海地」指的是高地,真正的「海」和「平地」僅佔國境範圍的四分之一。殖民時期,海地曾是富庶之地,因為當地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咖啡、甘蔗的出口量佔全球市場一半,曾有「加勒比小龍」之譽,直至十九世紀初,海地爆發獨立運動,推翻法國統治,成為世上第一個黑人共和國。

可惜,獨立之路沒為海地帶來繁榮昌盛,其後的二百年間,海地爆發了三十三次政變,乃至內戰不斷、經濟癱瘓、民不聊生,淪為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在全國八百多萬人口中,有八成失業,八成文盲,八成人每日收入不足十六港元,七成人處於極端貧窮的飢餓狀態,最受罪的是無辜兒童,嬰兒夭折率高近一成,五歲以下兒童有一半營養不良,四分之一中度至嚴重體重不足。當地人聊以充飢的「特色食物」,是用泥土、植物油和鹽混合而成的「泥餅」,部分窮人甚至進食漂白粉來麻痹胃部,藉以消除飢餓感覺。連年的政爭、內亂,迫使海地人民走上街頭抗爭,所喊的口號不是「爭取雙普選」,也不是「反高鐵」,而是震耳欲聾的「我們很餓」!

政爭人禍未已,海地又是一個天災頻仍的國度,連年的風災、雨災、水災,動輒造成數百乃至數千國民死亡,加上今次又逢地震大難,真的是愈窮愈見鬼。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