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政治主導老中青三結合

紅朝執政六十年,打江山二十八年,合計八十八年矣。打江山時,多是熱血青年。一九四九年紅朝立國,毛皇帝和一大班開國元勳坐進中南海,皆春秋鼎盛之年,毛皇帝五十六歲,周相國等人四、五十歲,一些封疆大吏才三十多歲。那時紅朝上上下下朝氣蓬勃,也有「老革命」、「老幹部」的說法,但那是指他們資歷甚老、貢獻很大,絕不是年齡老大。因此,那時的幹部、官員是愈「老」愈吃香,他們中有許多年輕的「老幹部」也。

毛皇帝發動文化大革命時,已經年逾七旬,劉主席、周相國等也都年近七旬。紅朝之官場特別是中央層面已有年齡老化問題,毛皇帝也有「確立接班人」問題。文革中毛皇帝選擇的接班人林彪元帥剛六十歲,可說年齡「適中」也。當然,別看林彪剛六十歲,但革命資歷頗老,黃埔軍校、井岡山時代已參加革命,戰功卓著,威名赫赫。

然而,接班人之問題不只看年齡,更重要的是看黨內政治鬥爭、看其人如何。林彪生有反骨,終於在文革發動五年後「叛黨叛國」,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毛皇帝深受刺激,覺得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戰友」,大家相知太深,反而靠不住也;而且這些人的思想也保守僵化,無法跟上自己的「繼續革命」,故必須在年輕人中大力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提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班子必須實施「老中青三結合」的方針。對此,毛皇帝作出表率。一九七三年中共召開十大時,突然提拔上海工人造反派領袖、三十八歲的王洪文為黨中央副主席,成為自己的接班人。那年毛皇帝已近八旬,周相國等也七十好幾,政治局裏則有一大批五十多歲的重臣,也即當年的老革命。毛皇帝這個「老中青三結合」的布局,影響到「全黨、全軍、全國」各個方面的各級領導班子的「幹部搭配」。老中青的年齡構成非常明顯。

朝廷高層年齡相差不大

到鄧老爺子當家,不再提「老中青三結合」,毛時代提拔起來的「青」一輩幹部,絕大多數被當成「文革三種人」打了下去。但中共領導幹部老齡化問題也日益突出,遂有建立「三個梯隊」之說,實際還是老中青三結合。然而,從來是黨內鬥爭主導「三結合」,鬥着鬥着,人事上的變化和安排就很難保持老中青或三個梯隊之組合。現在的朝廷最高層組合,從年齡上論已非老中青也,最高齡和最低齡者相差不過十幾歲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