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SUN特搜:夾Band智障生自強贏掌聲

【SUN特搜小組記者陳美茵、吳啟偉報道】港府早前計劃降低智障學生接受資助教育的年齡上限,惹來猛烈抨擊,其實現時當局同樣忽視智障學生離校後的持續進修,他們的前途只能依靠家長的努力,以及自負盈虧的資助機構栽培。四名患有輕度智障的年輕人,過去受盡社會歧視,幸家人不離不棄,加上他們堅毅不屈的精神,組成了樂隊創出佳績,得到社會認同。關注團體指出,智障人士或具有出眾才能,惟港府講一套做一套,根本並無提供進一步升學或進修途徑,亦無額外資助,白白浪費他們的才華。

「風吹雨打過程,成我一生的鍛煉……」每逢星期三晚,黃大仙社區中心便傳出儼如Beyond樂隊的強勁音樂和歌聲,夾Band的並非參加比賽之超級新星,而是四名爭取社會認同的年輕人。二十二歲的鼓手陳浩彰,打鼓時表現揮灑自如,臉上常展現燦爛笑容,背後卻有一段令人悲憤的經歷。

學結他琴行唔肯教

「『依家我哋決定唔教你個仔,放棄你個仔喇……』個老師居然咁樣同我講!」浩彰的媽媽憶述,兒子在就讀幼稚園時被發現患有輕度智障,曾嘗試入讀主流小學融入社會,竟遭同學和老師們的白眼和排擠。浩彰至小三時才轉讀特殊學校,始改寫人生。「學校老師同社工發現佢聽到音樂就會拍吓拍吓,先發掘到佢打鼓嘅才能。」

除了浩彰,樂隊其餘三位成員,包括主音兼結他手戎景豪、鍵琴手顏倫達和主音兼爵士鼓鼓手鄧善儀,同樣患有輕度智障,家長們發現他們的音樂天賦,但帶他們學樂器卻處處碰壁。「個仔彈結他有天分,知道琴行有結他班就帶佢去報名,但係人哋始終都唔肯教!」景豪媽媽曾擔心兒子才能無法得到發展,幸幾經轉接,近年找到鄰舍輔導會智齡社區大學的演藝學院,讓兒子入讀,發揮音樂才華,更與三名志同道合的隊員組成SenU Band智齡樂隊。

歌唱比賽打入八強

樂隊經常公開表演,上月更在一項歌唱比賽中,擊敗其餘十三組對手,打入最後八強,成績令人鼓舞。不過,智障人士在本港可以參與類似樂隊,或持續進修的機會,其實是少之又少。「呢批學生完成晒特殊學校嘅課程,之後出路係點呢?政府依家都無額外資助。」鄰舍輔導會執行幹事蔡黛群指出,智障人士畢業後其實仍有能力繼續讀書進修,惜政府現時並無提供任何銜接課程,供他們持續進修,局限發展。

鄰舍輔導會在五年前創立智齡社區大學,提供多個不同學系,供智障人士進修文學、體藝、音樂及舞蹈,發揮所長,因營運是自負盈虧,各課程每季收費由四百元至二千元不等。蔡黛群希望政府能為智障人士提供額外資助,增加他們持續進修的機會,同時為課程確立認可制度,令他們的才能獲社會各界認同。

「無乜出路係幾坎坷」

「主流學校讀完高中,仲可以有大專教育機會,但智障學童就被安排做啲簡單工作就算,無乜出路,有才能都被埋沒,真係幾坎坷!」關注特殊教育權益家長大聯盟顧問張超雄指出,以往他曾在立法會提出要求政府正視問題,但當局只重複強調現時已有職業培訓,從無積極回應。

本報向教育局查詢智障人士畢業後有何進修或升學途徑,教育局發言人亦只是重申,現時職業訓練局、社會福利署和其他志願機構,會為智障人士提供所需的培訓或康復服務,該局會續與相關部門或機構溝通,以便為離校智障人士提供合適課程和服務。

勞工及福利局發言人補充,職訓局轄下三間技能訓練中心為智障人士提供免費的全日制職業技能訓練課程,如電腦及網絡實務、物流服務及辦公室實務等;社署則提供免費日間訓練及職業康復服務,包括綜合職業康復中心、庇護工場及輔助就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