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燈膽原是一場夢 環保大計枉做騷

保護環境,從小做起。可惜,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香港委員會的一項調查卻顯示,本港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嚴重不足,在受訪的六百名學生中,只有兩成四會自備購物袋,四成人在不用電腦時也不會關機。

本港學生環保意識薄弱,固然值得年輕人及師長們反省,但政府同樣難辭其咎。多年來,港府的環保政策不是紙上談兵,就是添煩添亂,例如停車熄匙、電動車大計,至於早前推出的膠袋稅,亦被抨借環保之名斂財。事實上,港府近年來雖然不斷唱環保高調,但至今未有一套全面的、持續的、有效的環保政策。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港府的環保政策一塌糊塗,遑論培養及提升青少年的環保意識。

就以近期掀起滿城風雨的慳電膽計劃為例,即使撇除利益輸送的嫌疑不談,計劃本身亦是問題多多。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慳電膽存在嚴重的光衰問題,以一顆一百火光度的慳電膽為例,本應有八千小時壽命,但其光度隨使用時間自然衰退,其應有壽命完結前可能只剩下六十火光度,令市民被迫提早更換燈膽,變相增加棄置燈膽的數量。本地學者則指出,本港的濕熱天氣更是慳電膽的「死穴」,因為慳電膽可承受的溫度僅為攝氏一百零五度,如果超出標準十度,燈膽壽命便會縮減一半至四千小時,若再升十度,燈膽壽命便會縮短至二千小時。

慳電膽的使用壽命短於預期,金錢上的損失還屬其次,更甚的是由於棄置量大增而帶來的污染問題,勢必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須知道,慳電膽內含對人體及自然環境有害的水銀成分,不能隨意棄置,而本港的青衣廢物處理中心每年只能處理不足一百萬個慳電膽。假如全港家庭都響應港府的大計轉用慳電膽,預計每年將產生一千萬個棄置慳電膽,遠遠超出處理中心的負荷上限。港府沒有提出任何回收及處理方案,即急急推出慳電膽計劃,可謂本末倒置。

事實上,關於慳電膽是否環保的爭議已非今日才出現,多年來,各地專家紛紛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慳電膽的負面影響。去年初,本報亦曾發表一篇題為「促回收慳電膽減中毒」的報道,呼籲當局立例規管慳電膽的棄置。環境局肩負環保重任,竟然對相關研究懵然不知,對傳媒的善意忠告充耳不聞,乃至推出一項自以為是的慳電膽計劃,難怪引起利益衝突的質疑。

更加諷刺的是,就在港府竭力推銷慳電膽之際,印度及澳門政府已經開始推動以LED燈代替慳電膽,而LED燈不但沒有水銀污染的問題,而且使用壽命更長,節省電力更多。在不絕於耳的非議聲中,環境局被迫收回慳電膽計劃重議,可見他們在推出相關計劃前,根本沒有經過周詳的考慮。

見微知著,在港府官僚的操作下,無論是今次的慳電膽計劃,還是其他的所謂環保措施,大都是官員們閉門造車、想做就做的即興式表演。港府文件顯示,慳電膽計劃由構思、諮詢到正式拍板,總共只用了大約兩個月時間。一項關乎環保的重要政策竟兒戲至此,怎能不弄巧成拙?

環保是世界潮流,藍天白雲更是令人憧憬,但環保不能光說不做,不但要宣傳、教育,還必須有各方面的具體政策和措施配合。一場慳電膽鬧劇,將港府環保政策的荒謬暴露無遺,所謂的藍天白雲,終究只是一場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