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一地兩檢生枝節 高鐵工程了無期

高鐵方案拍板不到一個月,將來出入境通關安排橫生枝節,被外界看好的「一地兩檢」胎死腹中,當局考慮改為歐洲高鐵做法,讓乘客在車廂內辦理通關手續。這一方案並不成熟,能否切實可行,尚待論證。高鐵開工在即,市民期許很高,港府卻挑起話題,延續多年不休的爭論,實在是不識時務,愈搞愈多事。一條不過三十公里長的香港段鐵路工程,難道因為通關安排還要遙遙無期地拖下去嗎?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昨天表示,由於廣深港高鐵通車初期未能實施一地兩檢,港府正與內地部門商討有關出入境的中期安排,包括參考歐洲高鐵的「車上檢」模式,在高鐵列車上由內地與香港的邊檢人員為乘客辦理出入境手續。另外,高鐵工程造價已由去年四月估計的四百億元急增至六百五十二億元,當局解釋原因是工程造價上漲,港府修改鐵路走線及車站規模。

目前,本港往返內地的列車出入境實行「兩地兩檢」通關安排,旅客在出境及入境兩地分別辦理通關手續,相對較為不便。廣深港高鐵時速最高達三百多公里,具有快速高效的優勢,實施「一地兩檢」安排順理成章,既可方便旅客,又能提高高鐵吸引力,但是由於乘客在高鐵西九龍總站進行「一地兩檢」邊檢手續,須同時由兩地執法人員負責,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內地海關在香港執法涉及法律難題,一時難以解決,「兩地兩檢」只能是無可奈何的安排。

但是,廣深港高鐵照抄歐洲「車上檢」模式也決非良策。眾所周知,歐洲高鐵多為跨國列車,車程線路長,旅途時間充裕,邊檢人員可以有條不紊地在車廂內為旅客辦理過境手續,但廣深港高鐵全程才一百三十公里,車程短至不到一小時,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內地與香港雙方的邊檢人員根本來不及對車廂內的乘客逐一進行包括檢查護照證件、通關和檢疫等一系列過境手續。

另外,「車上檢」對絕大部分中港旅客來說還很不習慣,旅客上車還未坐定,就要輪番接受雙方相關單位的檢查,狂轟濫炸,讓人喘不過氣來,難免令旅客手忙腳亂,結果適得其反,反而對旅客造成不便,遑論高雅舒適的乘車環境。因此,高鐵要實施「車上檢」,不過是南橘為枳,可行性令人懷疑。

其實,無論是「兩地兩檢」還是「一地兩檢」,甚至是「車上檢」,不過都是高鐵出入境安排的選項,是整個高鐵工程的細枝末節,不會也不應影響、干擾高鐵工程的施工建設。高鐵能否如期開工,事關香港能否盡快融入珠三角經濟發展的大局,現在離年底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時間就是金錢,開工才是硬道理,港府應該集中精力為年底動工做足功課,不能只盯樹木,不看森林,貽誤戰機。

高鐵香港段早於二○○○年已提出建造,至今還未動工,充分反映當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施政作風。港府先是重視不夠,繼而決策失誤,又在「共用軌道」還是「專用軌道」以及融資方式等問題上爭論不休,加上徵地賠償問題棘手,整整折騰了十年光陰。期間,高鐵造價不斷飆升,由最初估價的一百七十億元上升至六百五十二億元,而且通車營運還要較廣東段遲數年。這個遲疑誤事的沉痛代價,難道還要繼續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