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管局無心改革 新措施形同虛設

醫療及藥物事故接二連三,嚴重影響了公共醫療系統的形象,令市民對公立醫院的管理與服務失去信心。醫療改革勢在必行,已是全社會的共識。但醫管局高層既無正視問題的決心,亦無推行改革的勇氣,甚至諉過於人,推卸責任。封閉官僚的體制,已成為醫療改革的絆腳石。

管理混亂、制度鬆懈、架構上肥下瘦、資源嚴重錯配、前線醫護疲於奔命,導致公立醫院亂象叢生,醫療事故不斷。僅在過去一個月,公院便先後爆出病人染上屬法定呈報傳染病的恙蟲病,留院五日竟查不出病因;青光眼手術用的小棉花碎塊,遺留在病人眼球內;病人抽取肺積水被喉管插穿內臟致死,以及產婦分娩時被切除子宮等駭人聽聞的醜聞。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十分關注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頻生的問題。四成六受訪者認為,醫療改革不能再拖;兩成一指,連串事故已令他們對公立醫院失去信心;更有一成七認為,公共醫療制度已無可救藥。足見市民已忍無可忍,對公共醫療的信心瀕臨崩潰。

令人憤慨的是,醫管局主席胡定旭日前卻以「人誰無錯,無心之失在所難免」回應市民批評,更稱過分指摘令醫護人員灰心喪氣,意圖推卸管理不善的責任,為自己開脫。對此,三成七受訪者認為,人命關天,人誰無錯說法不能接受;三成三不滿當局將管理層失職責任推卸給前線人員。病人權益組織人士指,市民對醫管局有期待理所當然,部分事故本身完全可以避免,市民的要求一點也不過分。

為挽回信心,醫管局早前推出一系列「補鑊」措施,引入了以科技手段協助核對病人身份、擴大嚴重醫療事故呈報範圍等措施。然而,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改善」,既無法得到民眾認同,更難以挽回他們的信心。兩成九受訪者直指,管理層不改革,有新措施也沒用;兩成六對新措施毫無信心,認為醫療事故不會因此絕迹。

有監察政府的團體指出,醫管局體制封閉官僚,若不從根本上改善,新措施不過是紙上談兵。負責人稱,問題根本是醫醫相衞,由不懂管理的醫生來做行政決定,醫療事故難以改善。而當局肥上瘦下的做法,令醫院資源不足,更增加了發生事故的風險。

紙上談兵後患無窮,當局因應接連不斷的藥物事故,對藥物生產監管進行檢討,但未有諮詢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便私下通過了澳洲專家的建議,由認可訓練人員代替藥劑師監督製藥過程。病人互助組織批評當局的檢討欠缺透明度和溝通。昨日,更有十多名執業藥劑師協會成員遊行至政府總部,抗議當局忽視市民健康。

然而,當局對公共醫療系統的老大難問題不去解決,卻罔顧實際,有意在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中,以包括醫療在內的六大產業作為重點。調查顯示,兩成六受訪者稱,醫療失誤不絕,醫療難以成為產業;一成七質疑香港在這方面難與醫療產業已成熟的鄰近國家競爭。

「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公共醫療系統老問題不去解決,制度漏洞不去堵塞,卻脫離現實大發醫療產業夢,當局好大喜功,不知自省,敷衍改革,六大產業最終只會淪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