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雷曼傾掂賠償 立會成輸家

七一遊行之後,港府頻頻出招拆彈,短短兩個禮拜,先解決金管局總裁換人,繼而攻下雷曼迷債的索償抗爭。在雷曼事件發生一周年前解決兩大問題,贏家實在不少,只有立法會調查雷曼事件的小組委員會例外。

委員會下半年聆訊才會傳召銀行作供,屆時雷曼糾紛或已煙消雲散,遲來的聆訊勢成無足輕重、無收視率的悶蛋騷。這次銀行界同坐一條船,狠狠地將了立法會一軍,更間接廢了立法會請出權力及特權法的小組委員會武功,議會不是輸家是甚麼﹖

小組委員會迄今分別傳召了政府財金官員、金管局總裁級管理層及證監會高層,除揭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雷曼東窗事發前不知不覺外,並無震撼性發現,如今銀行界達成賠償共識,為雷曼困局打開三個新局面。

一是銀行承受的道德衝擊、商譽打擊及訴訟風險大減,這一點從本地銀行股昨日暴升已可見一斑。二是被指摘監管不力的特區政府亦間接甩難,更有機會從本港雷曼苦主的賠償金額遠較新加坡高檢些政治便宜。

第三便是立法會陷入尷尬。去年雷曼倒閉引發迷債風波後,議員一窩蜂要求成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這宗金融巨禍誰有責?誰賠償?現在委員會工作剛進行到一半,雷曼糾紛已經解決,小組委員會再工作下去的價值已大減。以追究責任為例,一度被質疑監管失職的金管局,已宣布換人,被指誤導銷售的各大銀行又已紛紛調整銷售手法、改弦易轍,小組委員會還能有甚麼驚天發現呢?

從港英時期到回歸後,立法會多次成立小組委員會調查重大事件,大都在社會上引起高度重視,也解決了一些制度問題,但這一次議會請出尚方寶劍(權力及特權法),揮至一半已無用武之地,此前卻從沒試過,或者立法會議員是時候考慮援引權力及特權法成立調查委員會時是否應更謹慎。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