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點解會「濁親」?

Q:我父親進食時經常都會「濁親」,為何呢?

A:進食是人的天然本能,但年老退化、疾病及治療程序都可令這項本能受到影響,例如治療鼻咽癌的電療可能會灼傷肌肉及牙齒,口水分泌亦減少,因此引起吞食障礙,常見是錯吞食物入氣管而引發劇烈咳嗽,亦即我們常說的「落錯膈」。除了鼻咽癌外,中風病人亦較高機會有吞嚥困難。

想食而不能食固然令人沮喪,食物跌落氣管更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對健康構成威脅。最重要是很多患者因此而怕了食飯,即使肚餓也抗拒或減少食量,結果令身體不斷消瘦甚至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吞嚥治療改善「落錯膈」

Q:怎樣可以令他們不會「濁親」?

A:吞嚥困難是可以治療的問題,但要先找出患者的病因及情況,再給予適當的幫助,便能讓患者不再「落錯膈」。其實,每名病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有些人只需調整飲食的方法及食物的形態,例如把食物切得較細碎、選擇較軟滑及容易吞嚥的食物;若患者食流質食物有問題,則可以流質食物中加入凝固粉,減慢食物滑落咽喉的速度以改善吞食問題。而病人亦可以少食多餐,避免每次吃得太辛苦。

除改變食物形態外,病人亦可接受吞嚥治療,如最基本的「深層咽喉肌肉神經刺激法」,即用雪凍及帶有酸味的棉花棒刺激吞嚥反射區,以刺激大腦傳遞吞嚥訊息。近年本港引入吞嚥電療機,可助病人訓練吞食肌肉的收放及重新掌握進食功能。若吞嚥問題持續無改善,醫生可能會建議用胃喉,以補充口腔營養攝取量的不足。

言語治療師鄭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