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肝囊腫破裂極速奪命

【本報訊】 肝囊腫是最常見的內臟感染之一,患者未必有明顯痛楚,屯門醫院分析逾百宗個案,平均入院五日內獲確診,留院約一個月,死亡率可達一至兩成。該院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樂家豪指出,若患者在發病後超過兩星期才獲確診,會大大增加死亡風險,膿腫一旦破裂,會導致急性腹膜炎及細菌入血,引發休克甚至敗血症,可在數小時內奪命。他提醒市民如有持續發燒、右上腹痛、惡心及突然消瘦,應盡早求診。

糖尿或肝移植人士小心

樂家豪表示,該院分析了九八年七月到○四年六月接收的一百一十一宗肝囊腫個案,患者平均年齡為六十二歲,膿腫面積平均約七厘米,最大的達十五厘米。最常見的徵狀包括發燒、發冷及右上腹痛。患者平均於入院後五日內獲確診,平均留院約一個月。十三人在住院期間死亡,整體死亡率約一成一,與國際上報告的一至兩成相近。

屯門醫院平均每年接獲二十至三十宗肝囊腫個案,當中約五成的成因不明,其餘最常見的成因包括肝膽病變,例如膽管石阻塞膽汁由肝臟流向十二指腸,造成膿腫。除了肝膽疾病外,患糖尿病或曾接受肝移植手術人士均有較大患病風險。若膿腫爆破,會引起腹膜炎及細菌入血,引致休克及敗血症,可於短時間內致死。

樂家豪指出,該百多宗病例中,其中一名病人入院時情況已很嚴重,醫生還未來得及治療便已去世。

病發兩周確診死亡率高

根據該院分析,若患者在發病後超過兩星期才獲確診,死亡風險會顯著增加。輕微的肝囊腫個案,一般指囊腫範圍小於三厘米,可接受四至六星期的抗生素治療;若病情較嚴重,例如囊腫爆裂,便須接受手術,以導管引流膿液,之後再利用藥物控制。

樂家豪稱,肝囊腫可透過驗血種菌、X光、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等診斷,但由於該病徵未必明顯,而肝臟又沒有神經線,患者未必會感到強烈痛楚,大多只屬「陰陰痛」,提醒市民若有右上腹痛、作嘔、發燒及突然消瘦,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