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亂世達觀:檢討可殺人

「檢討」是政府官員使用率最高的詞彙之一,好比萬應藥油,四時必備,好使好用。這兩個字能攻能守,既可當卸膊工具,有事祭出金鐘罩,責不在我,先找原因再說;亦能作緩兵之計,表面認衰,實則拖延,下次再檢討今次檢討的效果,循環不斷,不了了之。

三歲男童晉仔上月底被當街斬死,涉案男子被證實患精神病。男童六旬父親上周憶及愛兒慘死情景,一場無妄之災,老來得子的喜悅,瞬間變成白頭人送黑頭人的痛苦追憶,不禁老淚縱橫。

若非當局資源錯配,長期忽視精神病康復者的支援服務,悲劇完全可以避免。可悲的是,悲劇過後,本港短短半個月內又先後發生了四宗精神病人自殘或傷人事件。如晉仔父親所言:「如果政府再唔增加資源,下次唔知邊個受害!」

食衞局回應稱,醫管局近年不時檢討精神科住院服務,並推行多項新計劃加強社區服務。一句「檢討」,失職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就差沒說「仁至義盡」。

每位精神科醫生要應付五百多名病人,三、四個月才覆診一次,每次診症時間只有五、六分鐘;公立醫院精神病人總數五年內激增逾兩成三,精神科病床同期卻減少了一成五;涉嫌斬死晉仔的疑兇聲稱,與死者父子均不認識,案發時突有衝動,便拿菜刀落街斬人,而案發三周前覆診時,醫生卻說他病情穩定。這就是當局「檢討」的結果。

更可怕的是,政府檢討的「大方向」是讓精神病人融入社區,但社區精神科醫務社工資源同樣有限,根本無法應付,精神病人自殺或殺人悲劇數字因而明顯上升。

說白了,「融入社區」不過是把病人「踢入社區」自生自滅,當局實際上是在炸彈加個計時裝置,然後塞回社區,自己避之則吉。但炸彈始終要爆炸,晉仔正是當局「檢討」的無辜犧牲品。

謝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