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三成港童捱餓 誰來救救孩子

港府「加碼紓困」方案公布不久,有關注貧童團體在國際兒童節前夕發布了一組令香港蒙羞的數據:截止去年十二月,本港共有三十四萬兒童生活在貧窮線下,較前年增加兩萬人,佔全港兒童人口三成。換言之,每十名兒童就有三名屬於貧窮小孩,這一比例遠高於國際間普遍不足一成的水平。金融海嘯下,有貧童因家裏收入大減,要執紙皮日賺兩元幫補家計,或迫不得已捱餓上學。

說來難以置信,在香港這座富豪雲集的都市裏,滿目名車如流,四處珠光寶氣,竟然還有人吃不飽飯,而且還是為數可觀的稚童少年一群,聳人聽聞,讓人不寒而慄,但這卻是活生生的社會現實。據社區組織的調查,本港在職貧窮家庭工資中位數已由金融海嘯前的八千元跌至六千二百五十元,跌幅逾兩成,逾八成受訪者生活質素下降;近五成受訪兒童因家人慳錢而每日少吃一餐或者吃不飽;七成指無錢參與課外活動。

兒童是社會的希望,少年是未來的棟樑。作為一個富有地區,香港不應有三十四萬兒童生活在貧困線下,更不應出現貧童捱餓的情況。金融海嘯害苦孩子,社會缺少關注,港府責任更為重大。貧童問題本來就是香港貧富懸殊、基層生活艱難的折射,存在由來已久。隨着近年經濟的轉型,貧童矛盾急劇惡化,金融海嘯爆發令更多兒童躋身貧困行列。本港社區及兒童權利關注組織多次呼籲當局關注貧童問題,向貧困家庭施以援手,幫助貧童健康成長,但始終未能引起為政者的積極回應。其實,「如何為貧童脫貧」從未列入港府的議事日程。

遠的不說,就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近日推出的「加碼紓困」措施為例,派發給貧困家庭的「糖果」本來少得可憐,分到貧童手中大概只有剩菜殘羹的份。如果貧童所在家庭屬「三無、六無」,則只能自認倒楣,全家顆粒無收,貧童望「糖」興嘆。標榜紓困「快而準」的曾俊華近期十分活躍,經常發表宏論,稱紓困措施兼顧各方,但從未見他提過香港還有貧童一事。好在紓困措施甫出台,三十四萬貧童數目曝光,給曾俊華當頭棒喝。難怪有一群貧童近日掛上自製紙水泡,提醒財爺不要忘記「我哋喺呢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香港近二十萬公務員收入全球一流,從港府高官到金管局總裁,年薪世界之最,然而就在他們管轄的七百萬市民中,竟有三十四萬貧童食不飽,實在太不光彩。這齣悲劇的根子在於貧富懸殊的社會矛盾,由於當局的無所作為而變得日益尖銳。尤其是金融海嘯襲來,當局坐擁數千億財政儲備卻不出手援助,迫於壓力開倉紓困也是蜻蜓點水,細眉細眼,幫不到基層貧困家庭,誠如本港一名八歲貧童所言:曾俊華將生果分為三份和一塊生果皮,分給四個有需要的人,「我哋只分到塊皮」。

一窮百事哀。金融海嘯令許多家庭陷於貧困,也令貧困家庭中的兒童失去童真,奪走他們天真可愛的歡笑聲。許多家庭因失業減薪而失去和諧氣氛,他們的孩子面臨失去父母溫暖乃至家庭暴力的折磨。據本港聖基道兒童院調查,四成八受訪兒童表示,經濟變差對家庭有負面影響,如父母吵架、憂慮失業減薪等;六成七表示家庭減少外出消費,兩成一表示父母發脾氣次數增多,二成二更因家庭氣氛轉差而失眠或哭泣,更有一成半受訪兒童擔心父母失業。

需要提請社會重視的是,貧困對孩子的傷害不單單是吃不飽,更重要是失去家庭溫暖,失去親情,失去歡笑,留下心理陰影,對未來健康發展不利,令孩童長大難有作為,甚至貽害社會。這些悲劇幾乎天天都在周圍發生,為政者豈可熟視無睹?

如果說,家庭貧困對孩童僅是物質艱辛,那麼父母失和、暴力陰影則是心理傷害,會對孩子純潔的心靈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一危害性遠遠超過三餐不繼的物質困難。這裏不妨套用魯迅的吶喊,向為政者疾呼「救救孩子」!

直擊人類豬流感最新疫情
詳情瀏覽on.cc《奪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