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短打長擊:缺「一」少「十」

百物騰貴,難為家中嗰位煮婦!財爺派糖,未能照顧「三無」人士,即無申領綜援、無物業又非公屋住戶、無納稅的一群!港府派糖,每次都重複先前的錯誤,令筆者想起三國時呂蒙的一副對聯。

話說呂蒙早年家貧,窮困潦倒,對貧富懸殊的社會狀況極為不滿。有一年春節,他百感交集,於是揮毫寫下一副對聯:

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八九;橫批是:南北。這到底是甚麼意思?原來他在玩同音字,上聯缺「一」,下聯少了「十」,橫批兩個方位詞,缺了「東西」;缺「一」就是「缺衣」,而少「十」就是「少食」,表示方向的「東西」與表示食物的「東西」同音同形。於是,大家就明白呂蒙寫這副對聯的真正意圖,是利用同音字,感時傷世,抨擊缺衣少食的不平世道。

生活從來不易。人生的「空洞」,總不能又要再派糖去填補!亂世浮生,一位哲者說他欣賞另一種「活在當下」──就是指回到古典的傳統──挑水砍柴,莫非妙道,道在倫常日用之中。

胡適說:「遠路不須愁日暮。」即使晚年,也要有樂觀精神。哲者認為,在當下去珍惜每時每刻點滴中蘊含的情感深意;對每一個生命,包括與自己發生的每一種聯繫,都去珍惜。

世道縱不平,男兒當自強。梁實秋《讀書札記》透露:年事漸長,慢慢懂了一點道理,四君子並非浪博虛名,確是各自有它的特色。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孤芳自賞;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趨炎熱。

以上梅蘭竹菊合而觀之,有一共同點,都是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做媚世之態。筆者天性樂觀,老早知道生活要有勇氣,少時家貧,從來不靠政府,生活準則不外是──吃胃能消化的食物,娶自己能養活的老婆。世道不平,自求多福吧!

洪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