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楊淇(Kate)在戲中不時經歷生離死別,現實生活中,多年前她曾受喪母之痛。面對噩耗,心情極度無助,初時絕不相信事實。隨着時光流逝,哀痛亦慢慢沉澱下來,接受發生的一切,也明白到親人肉體雖然不在自己身邊,但其精神卻是永存不滅,回憶永存於世,明白到這些道理,她安然的面對一切。她一向是個喜歡學習的女生,透過認識喜愛的事情,學懂欣賞自己,令自己得以不斷提升,活得精彩。

Kate笑言「我個底一向是開心」,難怪她常掛着笑臉,對人生充滿希望。

楊淇認為,每人都有其缺點,關鍵在於你要懂得欣賞,把缺點看成正面。

受小時候的體育老師影響,Kate自細已明白終生學習的必要性。

早前Kate(左一)與其他演員準備舞台劇《Gap Life人生罅隙》,感受非常深刻。

因為一齣有鋼管舞情節的舞台劇,令楊淇愛上鋼管舞,每星期花不少時間操練。

除鋼管舞外,楊淇也曾學習其他舞蹈,難怪身段如此柔軟。

每年遇上節日、紀念日等,喪親者會勾起不少關於已逝者的回憶,心情更會起伏不定。

喪親只覺無助

莎士比亞曾說過:「自有戲劇以來,它的目的始終是反映人生,顯示善惡的本來面目,給它的時代看看它自己演變發展的模型。」熱愛演藝的楊淇(Kate)當然認為戲劇很有趣味,觀眾會因為劇情而產生共鳴,再反思自己生活,是否可從劇中得到一些得着、態度,而繼續生活下去,以及克服難過或傷心的時刻。她不時參與舞台劇演出,如現時上演的《Gap Life人生罅隙》,她飾演一位自細在香港長大的台灣人,與喪父的男主角相遇了,兩個陌生人各處於不同的人生狀態,透過對對方的情感抒發,找到一些人生出口。

該劇由一個葬禮開始,現實生活中,Kate約7年前曾經歷喪母之痛。問到當時的心理狀態,她斬釘截鐵的說:「只有兩個字—『無助』。」除了哭,根本沒其他可做的事情。「媽咪」二字也成為當時的「禁字」,每說一次她哭一次,她決定不講,朋友間亦不會在她面前提及。她續說:「有段時間我曾躲起來。面對親人離世,我跟其他在世者一樣經歷幾個心理階段,由不相信、憤怒等,到最後的接受。」哀痛慢慢沉澱,她亦漸漸走出陰霾。

記憶長存心裏

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當至親已離開人世,心情就更難受,惟時間的流逝,可慢慢沉澱情緒。Kate說:「沒有媽媽後,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母親節,已經有一些轉變,感覺痛苦慢慢減輕。」以前她一講「媽咪」二字就會哭,後來開始用另一個形式掛念媽媽。「慢慢發現她不是永遠離開,其精神、在世時留給你的東西等,永遠都不會離開。回憶是永存不滅,亦可以延續,你仍可跟對方『傾偈』,我就是這樣走過來。」

Kate很感恩朋友那時候的相伴,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孤獨。「未經歷過親人離世的人,有時未必懂如何幫助別人。有些年長、有經驗的朋友,則會懂得用另一種方法與你分享。如我第一位經理人夏永康,他看着我長大,清楚我的為人。他見過最Pure的我,所以我對他可以很坦白,也不怕被他看到我脆弱的一面,我知道他會幫我。他說的東西很玄,以前問過他:『怎樣可以無咁唔開心?』他答:『你開心時不要太開心,不開心時不要太不開心』,即是『不要加劇當時的情緒』,那時年紀太輕,不明箇中道理,惟有記在心裏,人長大了,便慢慢明白。」

學習欣賞缺點

有些道理長大了才明白,有些則自細就明白。體育老師是她小時候最喜歡的老師,對她影響深遠。「他常叫學生終生學習,自細我就認為學習是一生一世進行的,當中總有一些東西可提升自己。」她是個喜歡學習的女生,舞台劇《Closer》有場鋼管舞情節,因為喜歡劇中「Alice」一角,很想有一天有演出機會,所以便萌生學鋼管舞。為了改善鋼管舞倒轉動作的質素,她今年還開始學習空中瑜伽,用意是學習鍛煉鎖緊某些相關部位,訓練自己熟習倒轉的感覺。每星期上一堂鋼管舞,另花一天練習,其餘時間則用來做空中瑜伽、跑步等。

另一樣終生進行的,是欣賞自己的心態。坊間的審美標準往往將體重畫上等號,她卻有另一番看法。「我覺得有少少『肉地』是好事,媽咪去世前的那段時間,我沒甚胃口,瘦到好似老了十年,皮膚變差,身材亦走樣。我經常提醒別人,幸福才長肉。不要太執着肥或瘦,做人最緊要開心,我要把『棉花糖女孩』(泛指那些腹部肉肉的,像棉花糖感覺的女生)這訊息繼續宣揚開去。」誰沒有缺點,關鍵在於你懂欣賞,把缺點變成開心、正面。

舞出愛的感覺

跳鋼管舞成為近年Kate醉心的學習目標,縱使當中有很多艱深的技巧,但她提醒自己不應着急,慢慢學習,自從學了鋼管舞後,自覺比以前更勇於面對恐懼。「我覺得做自己鍾意做的事情,就是健康的人生。就算這運動不是很易上手,你又要持久進行訓練,才可保持柔軟度及力度,令所有肌肉都負荷得到、平衡到整個身體。我決定用一生時間鑽研如何跳得更好、更自在。」上堂時,她會幫助低班同學,高班同學亦會協助她。大家又會拍片,翻看片段後,分享彼此的心得。這種互相提點的文化,令Kate十分感動,覺得是一種愛的表現。

從容跨過悲傷

古羅馬時代派哲學家塞內加(Lucius Annaeus Seneca)說:「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死亡是這趟人生旅行的終點站,無論多麼不願意,我們總要面對自己以至身邊人離世的一刻。悲傷固然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如何可從容地跨過這個生存不可打破的定律?

聖雅各福群會家庭及輔導服務社工李庭茵姑娘建議,大家可遵從以下四點,找到一些生存的希望。「第一是在世者接受身邊人過世,以及接受自己的感受。第二是在世者尋找一些可抒發情緒的方法,除哭泣外,還可透過對已逝者的遺物、相片等,說道別的話,甚至任何遺憾的話。第三是鼓勵在世者跟親人或其他值得信任的人士,分享感受,如談談現時的生活轉變、過往與已逝者的相處點滴、已逝者的人生遭遇等,抒發情緒之餘,亦可減低孤獨感。第四是在世者抒發悲傷之餘,亦要注重身體和盡量回歸生活正軌,如常工作,如常過往日的生活模式等。」

延續思念

已逝者的肉體雖然離開人生,但其精神卻可長存。李姑娘坦言,在世者可延續對已逝者的思念,如在特別的日子燃點蠟燭,在心情、思想層面繼續緬懷已逝者,藉此讓在世者繼續與已逝者保持一定的聯繫。傷心無疑是很正常的情緒,相信已逝者絕對希望在世者能好好活着,畢竟生活仍要繼續。在世者亦要明白到自己需要時間適應生活轉變,適應速度因人而異,如果一向很依賴已逝者,適應可能需時。如果在世者的情緒支援網絡較強,過渡期也可能會較快。

李姑娘處理過不少有關親人離世的個案,她認為家人或親人間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分享一個難忘個案。「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其女兒患有鼻咽癌,女兒臨終前一個月,家人才敢向老人家透露真相。女兒逝世後的半年,老人家茶飯不思,夜間常在床上偷偷哭泣,家人亦不敢在她面前提及女兒。透過輔導,讓老婆婆分享事情的經過,讓她能分享和明白自己的感受,協助她找尋其他方法抒發情緒,以及對女兒的思念,亦鼓勵她如常地過日常的生活模式。亦教家人與老婆婆互相分享感受,一起面對活着的時光。」

文:WL

攝:Homan、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服裝:Lagerose 鞋:Jolie Sorella@twist 場地提供:香港九龍貝爾特酒店

鳴謝:團劇團、聖雅各福群會家庭及輔導服務社工李庭茵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