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一年一度維港泳的大日子,由12歲至76歲組成的2,000名選手,準時於早上8時30分跳入維港,一口氣由鯉魚門游到鰂魚涌,用行動體現最偉大的獅子山下精神!打從1906年以來,「渡海泳」一直是最具本土特色的運動,雖然曾因為海港水質問題而於1978年一度叫停,幸而33年後得以復辦,今年踏入第4屆,參賽人數有增無減,當中的泳手更愈見多元化,除了一班心有餘而力充足的健將外,還發現了有兩子靚媽、中環OL,甚至帶埋72歲媽媽齊來「挑機」,究竟這場貫穿維港的運動,背後正在起甚麼變化?

海洋女Sharon積極備戰,不惜早上7時練水後再返工。

Ann(右)和媽媽Mable(左)母女檔同游維港泳,Mable更是本年度最年長參賽者。

維港渡海泳

Sharon

Ann

跨越維港的渡海泳賽事全長1,500米,這種中長距離的運動並非女生們所喜愛的。但在今次的參賽名單上,竟發現其中兩名非一般女將!一位是兩子之母的靚媽Ann—泳隊出身,曾出戰各大泳賽,退役十多年後,選擇在生B一年後重出江湖,參與了第一屆渡海泳。Ann說:「決定參加渡海泳時,其實已經有10年沒有接觸任何泳賽,但當時我全力湊小朋友已有一段日子,很想找機會衝擊一下自己!而復辦渡海泳絕對是一個歷史性時刻,加上知道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放了很多心機去籌辦賽事,好像測試水質、觀察氣候、建立公眾信心等,作為一個游泳人,當然要參加啦!」

這邊廂靚媽身在家庭心在海,另一位年輕OL Sharon,則是7年前由北京來港升讀大學,難得有機會盡游維港,可謂機會難逢。Sharon說:「本身是一個鍾意海洋的女仔,所有與海相關的運動,如游泳、滑水、衝浪等我都喜歡,面對千變萬化的海洋,我很享受嘗試去掌握海浪的變化。而維港泳是香港的大型盛事,既然來到香港生活,當然要做些在香港才有得做的事啦!」

朝早練水再返工

說實在,渡海泳這種游泳競賽,跟「決戰一分鐘」一樣,真是練咗先好嚟!但維港並非日日有得游,又可以怎樣備戰呢?Sharon笑說,同事和教練是她的最佳戰友,她說:「公司很鼓勵我們參加渡海泳,更安排教練和游泳班,平日和周末都會到泳池和海灘練習!(平日都有?)係呀!仲係朝早7點鐘在深水灣呀!成班同事一齊游一個鐘之後返公司囉!」別小看Sharon身形弱不禁風,原來她小時候已在海軍基地習泳,習慣軍訓式操練。

至於同樣自小習泳的Ann,過去經歷大小泳賽,即使生B後重拾練水亦無難度,三度參賽的她經驗豐富,更揚言此場公眾泳賽觸動心靈,「渡海泳有別平時游泳池比賽,沿途有好多啦啦隊打氣,無論你游得好唔好,身邊都有好多人支持你完成賽事!相比一般池賽,觀眾只可坐在觀眾席上,不會有人跟你咁近距離打氣,感覺完全唔同!」

經驗難忘可貴,但游海並非游泳池,浪途中的變幻莫測令許多愛游泳、但死守Comfort Zone的港人卻步,兩位游泳女將,又點睇?Sharon說:「我認同海洋有潛在危險性,有別於游泳池般容許你任意妄為,但如果你對海洋保持一顆尊敬的心,在海中你能尋到樂趣!」作為媽媽的Ann,必定對安全有更深刻的體會,她說:「平時游水你可能只留意左右方或水底,但海水能見度低,故需要多抬頭留意前方和四周;雖然海浪有時會比想像中大,但只要你多留意水流的方向,確保不偏離航道,問題便不大!」而為了進一步確保參賽者安全,大會今年將會為優悠組大派「定心泡」,這浮泡既方便工作人員觀察泳者,同時增加身體浮力,即使在海中心游到累都無有怕!

帶72歲媽媽上陣

與其把橫渡維港視作一場游泳比賽,不如說它更像一場進行中的歷史任務。渡海泳闊別33年後重現本市,復辦4年,參加人數由978人急升至2,000人,這場別具意義的本土活動,不但喚起港人的集體回憶,更重新激起大眾對游泳的熱情。以Sharon為例,當初因為幫手做大會Helper而受感染參賽,她形容身邊不乏女同事已積極為下一屆備戰,「眼見同事們都會為比賽行多一步,專誠早起練習,更有好幾位女同事本身唔識游水,見大家咁踴躍而受到感染,主動報游泳班,話希望下年可以參賽!」如果連運動冷感的港女都被感動,今屆最年長女泳手更叫人意外—72歲的Mable今天與女兒Ann並肩上陣!Ann說:「媽媽在我的感染下,今年首次參加渡海泳。有時我們都會一齊去泳池練習,不過媽媽比我更勤力,一個星期游足6天,以她的年紀,有這種積極練水的態度,更加激勵我要游好啲!」

游泳本來就是一項好處多多的運動,Ann重新習泳後得到甚麼啓示?她說:「一向都喜歡做運動,跳拉丁舞、滑雪、瑜伽都是我的愛好,有時跳舞拉傷筋骨後,我更會積極游水,一來游泳是非撞擊的運動,二來水有浮性,在水中活動可以令筋腱復原速度更快!」靚媽Ann懂得利用運動互補,Sharon更得到一份友誼和默契,「不同年紀、不同工作崗位的同事都有參賽,識游一齊練,唔識游一齊學,大家都好齊心為比賽準備,彼此間多了話題,增進關係,日常工作都會做得順啲!」

兩小時運動

近年運動風潮席捲全世界,跑步和單車兩項運動率先在香港跑出,究竟游泳能否成為下一個接棒目標?土生土長的Ann對此甚為樂觀:「香港的公眾泳池不但多,而且都管理不俗。依我所見,身邊不少家長都會讓小朋友學游泳,校際比賽不斷,且大部分學校都有游泳隊,加上近年的體育新聞報道愈來愈多,對推動游泳運動都有幫助呢!」而Sharon更認為游泳着實不分時間,更從打工仔角度,分享百忙中的時間創造法,她說:「好多人都習慣早上沖涼後才返工,反正都是要沖,去游水都不過多花你半個小時!而平日打機、煲劇、睇Facebook,也不知不覺花耗好多時間,而游水前後最多花兩小時,無想像中咁困難!」今天,可以借出兩個小時嗎?

千人暢泳夠壯觀

「維港渡海泳」由域多利游泳會於1906年首次舉辦,最初路線由尖沙咀鐵路碼頭至香港島中環皇后像碼頭,是本港每年一度的盛事。隨着香港迅速發展,加上受到尖沙咀火車站拆卸工程影響,維多利亞港的污染日趨嚴重,故此在1978年舉辦第66屆後便停止。直至2000年推行《淨化海港計劃》漸見成效,維港水質大大改善,香港業餘游泳總會遂向政府提出申請,成功於2011年復辦,相隔33年後的賽事,賽道改由鯉魚門三家村公眾碼頭為起點,終點為鰂魚涌公園公眾碼頭。賽事於每年10月舉行,今年踏入第4屆,分為競賽組及優悠組,凡12歲或以上均可參加,只需通過水試,於45分鐘內游畢1,500米便可取得參賽資格,如此千人暢泳的場面,實在壯觀熱鬧。

Sharon's Profile

王雪平,小時候在北京長大,並接受軍訓式的游泳訓練。2007年來港升讀中文大學,畢業後透過見習行政人員培訓計劃加入本地的大型企業,現為集團的營業及市務部高級主任,是次為第二度參加維港泳。

Ann's Profile

周敏怡,土生土長香港人,前港隊游泳代表。6歲習泳,曾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比賽,贏取不少個人獎項,及至大學一年級正式退出泳隊。婚後育有兩兒,因忙於照顧家庭而久未參賽,直至維港泳復辦後,已連續四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