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昨天,再談靖國神社這嚴肅話題;日本的年輕一輩傾向支持參拜靖國,但跟軍國主義並無關係。

《朝日新聞》進行的意見調查顯示,二十至三十幾歲那年齡層支持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比率達60%,認為參拜是對戰爭死難者作出悼念。中、韓人民普遍認為靖國神社是軍國主義的象徵,事實上神社供奉的不限於二戰軍人,還包括過去近一百五十年所有為國捐軀者,例如坂本龍馬、吉田松蔭等幕末(德川幕府末年)思想家。

靖國供奉的二百四十六萬多名死者中,二戰軍人佔了約二百三十萬,當中不乏現今年輕一輩的祖父輩,年輕人不認為參拜靖國存在問題。不過若問是否認同日本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肯定日本人一面倒說不。

靖國神社供奉的甲級戰犯只有十四人(當中七人遭處決),一直有聲音要求將戰犯移離靖國至別處參拜;然而神道教的觀念是,眾數的死者一旦合祀,猶如來自不同河流的水匯聚一起,從此不可分離。在神道教的觀念中,生前犯了罪行,死後也一筆勾銷;文化與宗教的差異化成了日本與中、韓之間的矛盾。安倍首相參拜靖國後,中國外交部發出抗議聲明後未見有強硬行動回應。香港人若要跟隨國家方向,只要嘴巴罵句安倍晉三不顧中、韓人民感受,然後繼續往日本吃喝,亦算是一種理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