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沖以東方語言表達藝術,堅持文化傳承。

秦沖,著名內地藝術家,久居德國。曾有位德國人問他:「老師你創作是用東方還是西方語言?」他反問:「你學習的是哪種語言?當然是用你最熟悉的方式。」意思是,秦老師從來以中國文化為表達語言,堅守傳統,並為此驕傲,創新也絕不忘舊。「去掉傳統的話,沒有你我。」於剛結束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上,老師以巨型裝置《丟失》參展,一個個巨型紙卷軸以「玩火」方式創作,為東方美學的震撼之作。

秦沖以東方語言表達藝術,堅持文化傳承。

《八月十九日無所謂》,帶反問意思,向人提問心底的真正需要。

《過去·未來》是秦沖2012年的作品 ,小紙卷代表甚麼,老師想為大家留白,但不少人認為像現代大都市。紙卷被燒過,代表過去的痕迹。現在?觀賞者站在此的一刻就是現在。

首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秦沖以大型裝置《丟失》參展,由22卷、每卷高6米的紙卷軸組成,帶來視覺震撼。

秦沖出生於新疆, 及後移居德國柏林,老師說中西生活和文化衝擊甚大,然而,創作路向仍然是堅守傳統,無論是技巧、材料、意境還是思想,都帶着濃厚的東方味道。拒絕西化,可以說是一份執着,他卻笑言只是懶。「傳統經過時間沉澱,歷久而不衰,才成為經典。你本身擁有資源和背景,優秀地做下去,走好你的路,就是最好。就當是我懶得去鑽研其他東西,哈哈!」秦沖的創作包括裝置、水墨、油畫及行為藝術等,話題卻總離不開社會和生活,他說不妨把他的作品當成一個系列來看。發聲同時,不忘為觀賞者留白:「例如我覺得社會現況很激烈、很彩色,人們對精神的追求不足夠,自覺生活空虛。世界不夠安靜,我便藉畫作帶來平和自然的空間。它們是提問、是提醒。」

煙消灰滅

老師的作品總帶來驚喜。今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便選用了大型裝置《丟失》於公共項目(Encounters)展區參展,同樣是向人類發展作出提問。作品由22卷高6米的卷軸組成,用上他最愛的白紙和煙灰製成,懸空垂掛,驟眼看猶如一個峰火山林。老師說,作品預示了人類的光明與黑暗面,毀滅與重生,一念之差。「玩火是我的慣性動作,火一直是人類文明起點的象徵,幾千年來我們不停地發展、向前,就像猛火一直燒,帶來痕迹,卻同時帶來毀滅─煙消、灰滅。這個進程對我們的世界、我們自身又丟失了甚麼?人們站在巨作之前,會有震撼的觀感。」《丟失》是秦沖2000至2001年於德國創作的作品,老師表示,製作過程十分有趣,又由於畫作巨型,從構想、起火、煙熏、固定,工序繁多,期間更要帶上防毒面具,他視之為一次難忘的行為藝術。老師的其他作品現正以「A BRUSH WITH THE FUTURE」為展題,於世界畫廊展出。

A BRUSH WITH THE FUTURE

日期:即日至6月17日(10:00am-7:00pm)(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世界畫廊(中環都爹利街11號律敦治大廈108室)

查詢:2525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