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最後晚餐

一直很有興趣想知道那些名人臨死前究竟是吃甚麼的,尤其是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他們死前所選擇的餐單就更加吸引,彷彿知道他們最後吃甚麼,就能夠更具體接近他們當時的心境。

美國曾經推出過一本關於死囚最後晚餐的書,大多是很家常的東西,像漢堡包、燉肉或者一份美國隨處都可以吃到的牛排,想像中那些魚子醬與龍蝦卻沒怎麼出現。只可惜除了死囚外,就沒多少作品記載關於名人死前的最後晚餐故事。

最近讀過一本日本雜誌,介紹作家生前最愛的食店,其中一家是三島由紀夫自殺前光顧的,那間店在港區新橋駅,是做鳥割烹料理的老店,創業於明治46年,是一家有很多政治人物光顧的老店。據說當年三島切腹自殺前,就來到這家店,點了一客炸雞定食。

讀到這裏我就更疑惑了,當年在眾人面前切腹的行為,究竟是早有預謀還是因為被當時環境刺激所以才一時激動做出這行為?

如果是早有自殺打算,那麼他在新橋吃這道美食的時候,腦裏究竟在想甚麼?難道他沒有一刻因為口腔裏這柔軟嫩滑的食感而稍有猶豫,覺得活着仍然是一件值得持守的好事,而把輕生念頭放棄嗎?如果連美食的溫暖和飽足都不能令一個人願意繼續活下去,那究竟甚麼才可以呢?

忽然想起張愛玲。她自我隔絕孤獨死於異鄉家中的時候,人們發現她屍體旁邊,是一包打開了的、在唐人街隨便買來的光酥餅。這就是我們華文小說家少有地關於最後晚餐的記載。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