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書的版本

重回兒時舊地北角森記書店,給我在那裏發現他們原來在旁邊舖位開了間賣舊書的,裏面竟然有70年代台版衞斯理。大概很多讀衞斯理長大的香港讀者並不知道,其實這個台灣版古早味最重,也最有趣,因為很多港版並沒有刪節的地方,都能在這個版本看到。譬如說《黑靈魂》大家知道是甚麼嗎?這其實就是膾炙人口的《木炭》,最初的時候,的確是叫做《黑靈魂》,而不是甚麼《木炭》的。

喜歡看書的人,慢慢就會對書的版本產生興趣。像比較不同年代不同人負責設計與封面的優劣,或者自豪卻又孤芳自賞地因為曉得其原初名字或者刪剪片段而沾沾自喜。被時代淘汰的舊書,不一定沒有價值,有時候不過是不夠幸運,或者這城巿太寸金尺土,容不下那些不符合經濟效益的人和事而已。像80年代很多比袋裝書還要小的小書,題目都好有趣,像《中國女特務性愛秘聞》呀、《為人妻子的守則》之類,極具小時候《姊妹》粉色專頁的風味,這種怪書,大概楊學德和小克發現了,是會驚為天人、廢寢忘餐的。

說起來這書店還真是時光隧道。30年前賣12元的台版衞斯理,今時今日也不過是十多塊錢,實在教人咋舌。只恨好書太便宜,光陰卻總是太寶貴,我們往往把它們浪費地亂玩亂瘋,卻不願意花這小小的時間和金錢增值自己、提升自己,還推諉說家裏太小,寸金尺土,哪裏放得下這些二手書?

說到底,也是價值觀問題而已。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