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成功的公式

《葉問2》成功,是因為沒有好大喜功,妄圖把一切推到極致,而是循規蹈矩地一切應該做好的,都從細節部分用心做好,因此,你可以說整齣戲沒有上集般亮眼驚喜,可是創業難,守業更難,續貂之作能夠媲美上集,甚至更見完備,我倒覺得已經是成功的了。

兩集《葉問》其實是沿用相同的成功模式加以修整而成。兩集的最終敵人都是外來侵略者,上集是日軍,今集則是殖民地港英政府;上集的高潮爆發點在於那個師傅為了一袋米被日軍活活打死,激起葉問的國仇家恨,而引發後來的連串高潮。今集沿用同一公式,只是換來更具分量的洪金寶給洋人拳手活活打死,死得更悲壯,讓後來結尾大戰更扣人心弦。而撩是鬥非的角色,則由黃又南變成了黃曉明;原本任達華演的那個書生型老好人,今集則借屍還魂轉到敖嘉年飾演的報館總編輯身上,連最後打敗洋人的招數,也要閃回上集的連環快拳片段提醒觀眾當中的重複關係,結局葉問成功擊敗外敵,雖然無法改變大歷史,卻在小歷史小環境裏虛構地勝出,為民族吐出一口烏氣……一切,不過是重複一次而已。

創作上我們有時會認為換湯不換藥是一件失敗的事。然而假如那帖藥本身已經很管用,其實真的未必需要多作改動,把最好的保留下來,把細節與漏洞用心修飾,無過已是等同有功。《葉問2》的開創性並不強,然而它卻如詠春一樣,防守完美,以守為攻,光是這一點,已經值得創作人研究學習。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