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從小吃大:忽然回鄉

旅途中站鹿特丹,雖然是周末長假期,碰上接連幾天陰雨,氣溫又從前幾天在巴黎的攝氏二十多度降回七、八度,打消了全速在市內急行觀光的念頭。

倒是很多機會和當地居民一樣,泡在旅館附近的街坊酒吧裏面聊天過日辰,點喝着本地的Rose甜啤酒、黑麥苦啤酒和鄰國比利時的白啤酒,配上幾乎成為國食的炸薯蓉肉丸。

雖然酒吧裏現炸的肉丸也不是自家現做的,都是工場大批生產的急凍貨,但酒吧常客也吃得出這個牌子與那個牌子的分別,竟也有刁鑽的顧客會為這些香口炸物小吃死忠於某一家酒吧。

來鹿特丹的主要任務是到一位台灣朋友家裏吃一頓飯,這位從事翻譯和飲食寫作的友人與荷蘭籍丈夫婚後定居此地,已經完全融入本地生活,連我聽來聽去也聽不出所以然的荷蘭語也懂得說了。

聽她娓娓道來本地的飲食文化細節,最有趣的就是這海上舊帝國海外殖民時代引入的種種異國飲食習慣,印尼風味在荷蘭依然備受重視,印尼餐廳裏一字排開的方便顧客挑選和進食的Rice Table,各種東南亞香料和食材配搭炆煮的醬汁,下飯可以接連一碗又一碗。

竟然遠道來到這裏又如忽然回到外公外婆的印尼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