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路中拾遺:批評的由來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為自己的惹是非命感到懊惱。常常覺得不公平,怎麼別人凡事去盡都沒受批評,我卻總是動輒得咎,整個背脊都是箭傷啊?有一段時期的我,努力把自己隱藏起來,盡可能不想給人發現,甚麼都不敢做,少做少罵,然而漸漸發現,這根本是跟自己過不去的愚蠢行為,某天我蓬頭垢面盯着鏡前的罵自己,你究竟在搞甚麼啊你?從那天開始,我就慢慢學懂不去介意人家不同角度的攻擊。有朋友跟我說,不是你的問題,只是你比較明顯罷了。不管做甚麼,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堆蟻民批評這批評那,他們把矛頭指向你只是因為你做到他們想像不到或者很想做但一直做不到的東西。批評的聲音愈是沒由來的激烈,就代表你愈是刺到他們的痛癢處。你飛得愈高,對地面的人來說,他們就愈渺小,當然恨不得把你扯下來。對他們來說,最好全世界跟他們一起沉淪—不,應該是他們總要比自己再下沉一點點,好讓自己甚麼時候終於儲夠勇氣了,不再光是站在一邊貧嘴了,坐言起行,就能踏着你的肩膀借力爬上一點,好把你踩得更低下—蟻民的快樂來自毒舌,來自把別人從天上拉下來、同歸於盡的快樂。友人最後沒好氣地說,知道這些人為甚麼光是罵你,你歡迎他們一起寫,寫得比你好,他們又總是不做?因為他們自己也明白文學不賺錢啊。不賺錢的事最好別人做,自己負責批評,然後在他堅持到老,窮死以後,自己再惋惜地說句王貽興其實還不錯,只是欠了點運氣,以及無法看破而已—對這種人的批評,還該上心嗎?

王貽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