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復活節細踏神聖足迹

在澳門過復活節,特別好氣氛,皆因小城遍布特色古雅教堂,享受假期之餘,大可來一趟神聖足迹之旅。在復活節那3天,澳門各堂區教會都有慶典彌撒舉行,其中一些傳統儀式在鄰近地區已不多見,所以有不少教徒專程從香港到澳門參加有關紀念活動。

澳門是天主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塊踏腳石,澳門的天主教區,在歷史上十分重要,曾經是亞洲的領導中心,領導過北京教區和馬六甲教區,所以,復活節對澳門當地天主教社群來說,十分重要。有關的紀念和慶祝聖典分3天進行,由耶穌受難(星期五)、聖周(星期六)至耶穌復活日(星期日),這3日內,澳門各堂區的教堂除有彌撒舉行外,還有一些在鄰近地區已不多見的儀式,那就是聖屍巡遊。

主教座堂 聖屍巡遊

一年一度的聖屍巡遊,每年在耶穌受難日當天舉行,這一天,澳門的天主教徒也聚集到主教座堂,參加耶穌的葬禮。所謂聖屍,是一尊橫躺的耶穌像,平日收藏起來,在受難日當天由4名教士抬出,另有8名教士撐起錦帳,於下午6時,在穿紫色祭衣的神父帶領下,與信眾們浩浩蕩蕩由主教座堂出發,經議事亭前地、板樟堂、主教巷再返回主教座堂,沿路有樂隊和儀仗隊奏樂,熱鬧非常。由於香港天主教會早已不舉行這種宗教儀式,因此每年也吸引不少香港教徒專程到澳門參加這個活動。

始建於1567年的主教座堂,又稱為大堂或大廟,本為一幢小型木造建築,經過多年風雨侵蝕,殘破不堪,於1849年,天主教會集眾捐款,重新改建,奠定了今日的外形和規模。大堂除肩負了教區中心的工作外,以往歷屆澳督上任時,按慣例會來這裏把權杖放到聖母像旁,以象徵權力神聖。

主教座堂

地址:大堂前地

玫瑰堂 典雅浪漫

澳門的特色教堂何其多,由大堂巷走落板樟堂前地,又是另一座叫人眼前一亮的教堂——聖母玫瑰堂。教堂堪稱澳門最典雅、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建築,建於1585年,屬於葡萄牙17、18世紀在東方流行並採用的建築風格。教堂有三殿,主殿深而寬,一道用實心磚建造的拱門將主殿堂分隔開,堂內的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祭壇上置有聖母手抱聖嬰的塑像。教堂後面設小博物院,內藏聖保祿大教堂遺下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遺物。

玫瑰堂

地址:板樟堂前地

大三巴 宗教藝術

由板樟堂前地左轉上大三巴街,會到達大三巴前地,經典地標大三巴牌坊就屹立在那裏,在牌坊前影過相,不妨走到牌坊後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劃分為橫向四層及縱向九列,當中最為重要的墓室小堂,特別建在當時天主之母學院教堂的地點,存放了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骸骨。

由小堂移步到隔壁,是天主教藝術博物館所在地,收藏的展品包括圖書、雕刻及禮儀裝飾品等,這些有代表性的展品,都是從澳門所有教堂和修院的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展品都是16至19世紀的作品,屬當地教會所有,並由教會捐獻給博物館珍藏。大家離開博物館和昔日教堂的殿堂前,不妨花多一點時間欣賞一件擺放在館中央、當地最著名的珠寶製作—聖母肩輿,以銀打造,屬19世紀首25年的製品,是一件受洛可可式和新古典主義學派影響的傑作。

大三巴天主教藝術博物館

地  址:大三巴前地

開放時間:9:00am-6:00pm

聖若瑟 氣氛莊嚴

說到宗教藝術,於1758年落成的聖若瑟修院聖堂,巴洛克式的建築,本身已是一件精緻的藝術品。聖堂由耶穌會會士興建,1953年羅若望主教曾作修葺,於聖堂正面改用上海批盪,並採用假雲石祭台。聖堂內還有個古舊兼具藝術性的告解亭,而右邊高塔上有大小銅鐘各一,已有近200年歷史,由意籍著名鑄造家卑他利華建造。

聖若瑟修院聖堂

地址:三巴仔街